第十三章 地效应飞艇(1/2)
戴姆勒在鱼雷快艇定型后改进的柴油发动机,经验证运行,功率达到一千二百马力,约合八百八十千瓦,暂时作为小型舰艇的动力已经基本够用。戴姆勒在老板的要求下按照老板提供的数据、外形,设计了一种三百马力的铝质活塞式直列V型汽油发动机,老板审定后很满意,让他赶紧生产一台来验证,经过一个多月的验证运行、测试,老板就让他优化后立即生产两台,告诉他要进行一项新的实验,这种规格、材料要求的发动机,以后都统一称呼为“航空发动机”。现在两台马力达到二百八十多匹的发动机已经躺在内燃机研究所的库房里睡大觉。
蒸汽轮机研究室,已经拿出一千二百千瓦机组的设计方案,目前正在由特斯拉审定,之后就开始制造验证机组。二千四百千瓦的论证设计已经进入后期,约翰报告说两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设计。
因此,王致鸣准备制造的“地效应飞艇”验证艇,目前就只能先考虑采用二百八十匹马力的铝质活塞式直列V型十二缸汽油发动机做动力。
王致鸣原来有两个设计方案,一种是类似气垫船的布局,两台发动机并列布置在船体的尾部,驱动两台直流电动机,带动两个带函道的四叶螺旋桨提供动力,尾翼采用双尾翼控制水平方向,两支前机翼面积较大,满载排水量十五吨,采用铝合金和玻璃钢制造。
另一种是打算完全按照在后世美国科林无线电公司工作的德国人利比希设计,被比尔.拉塞尔买断了专利的X114,后改名为Airfish3。翼展6.7米的5座Airfish3,采用225马力航空发动机和二冲喷水发动机,时速160公里。主要翼面是织物蒙皮,翼尖前缘的装置有开缝襟翼的增升和防止飞溅水花影响的作用,6叶桨是为了在较小面积下吸收较多功率,放在涵道中既提高效率又保证安全。
目前,王致鸣要仿造Airfish3是完全没有什么技术、材料方面制约,只是加工工艺的问题,他的移动硬盘里,有后世爱好者改造后的Airfish3制造图纸和原来的原始生产图纸。他现在完全按照图纸加工,是没有什么技术难题的。作为验证艇,实用性不是主要问题,取得试验数据、训练驾驶员才是主要的问题。
于是,在拍卖会后,王致鸣就呆在鱼雷快艇生产厂新划出来的一个车间里,带着选出来的几个在英国收的弟子,指导几个高级技术工人和十几个技术工人,开始制造他取名为“海上狂飙”的地效应飞艇。结构材料还是选用的铝镁合金,仍然采用打孔减重,加强了结构设计。
外壳采用玻璃钢,机翼的蒙皮采用尼龙织物,驾驶舱采用有机玻璃一次成型制造的水滴型舱盖,因为现在的发动机比原来的设计要大些,因此就多加了两个组合式油箱,可以多载油二百升。王致鸣估计按照一百二十公里的时速,满载五人,五百公斤的载重,可以飞四百公里左右。
王致鸣这边在制造飞艇,旭初在安排工程公司去圣克利门蒂岛上修建训练机场、机库、宿舍、仓库、码头,调集了一个排的陆战队上岛去警戒,让鱼雷艇大队安排鱼雷艇定时去巡逻、驻泊。
智利战争准备开始时,王致鸣让这些最早的飞机工人对已经制造完毕,发动机、通讯设备和操纵系统也安装完毕的AFX-1验证机进行最后的防水处理,和最后表面的抛光、打磨后,就开始按照他亲自绘制的效果图和色样图涂装,颜色他选择的是海水蓝的底部,中线以上是银灰色,机身中线上是三条红黄蓝线条从头至尾,蒙皮采用的是黄色,尾翼蒙皮是玫瑰红,完全是一个花哨的外观。王致鸣要他们涂装完毕后将验证机放在潜艇船坞里进行浸水试验,发现浸水后找到原因再修补。
二月底,当他从智利回到洛杉矶时,弟子们与工人一起已经把AFX-1验证机装饰一新,所有的检查工作也完成了。弟子们报告说没有浸水现象,在水里泡了一天都没有发现漏水。
王致鸣下令第二天就在港口区内进行试飞,让他走后指定的负责人,一个华裔英国人张明锐通知基地宣传处,明天派三个电影摄影小组,带上三台高速摄影机来拍摄试验情况,通知基地飞艇大队,派两个飞艇驾驶员来参加试飞,通知鱼雷艇大队派四艘鱼雷艇做救援。
三月二日上午九点,飞艇大队的大队长刘扬天和旭初,几个丫头都跑来港口,观看新“飞艇”试飞。王致鸣与两个飞艇驾驶员、张明锐穿着飞行服和橘黄色救生衣,带着头盔来到验证机旁边,开始给验证机加油,王致鸣只让大家加满一个油箱一百升航空汽油,验证机上的多余重量都卸下后,与大家一起把验证机沿着下水坡道推进海里。几个丫头对这艘新飞艇的涂装兴奋不已,纷纷要求少爷让她们先照几张照片,王致鸣干脆就让摄影师给大家都照一张照片,最后分别给制造小组、几个丫头、旭初和刘扬天、两个飞艇驾驶员一起照了几张照片。反正他现在也可以印制彩色相片,就让摄影师从各个角度对样机做多角度的拍照,以后做资料用。
十点半,王致鸣四人进入验证机,王致鸣担任正驾驶,一个飞艇驾驶员做副驾驶,其他两个做记录。刘扬天在岸上做指挥,鱼雷艇大队的大队长、张成的兄弟张威带领鱼雷艇,按照老板划定的区域警戒。
“报告指挥,准备完毕,请求试飞。”王致鸣正规的报告。
“01、01,鱼雷艇、摄影机已经到位,允许试飞,注意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