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拉巴斯整编(三)(2/2)
全营满编一千二百三十人,其中军官九十八人,士官五百一十二人、士兵六百一十四人。这样的营级单位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加强营概念,与许多国家的团级单位差不多了。后世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主力团级单位也就差不多这么些人,八路军一个连甚至就在百十号人左右,百团大战时,多数的八路军团级单位也就是一千两百人上下。王致鸣之所以如此编制,就是考虑到当时的诸多问题。
第一,大编制可以对外隐藏实力,不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便于他“闷声大发财”。
第二,是因为当时世界各**队的陆军战术还相当落后,全部还在采用“线形战术”。那种密集的队形,正好是给他以“火力至上”为主的编制,提供“打靶训练”的靶子,西方军队动撇就是千人、万人以上规模的“密集波浪式攻击”,尤其是沙俄的五六波、七八波、十二波之类的冲锋“浪潮”,就是斯大林时代的二战中,老毛子还是不长记性,还是在使用“人命”去与德**队的MG40、MP38/40、K98对抗;还有小日本的“猪突”三段击、四五段击、七八段击。呵呵,王致鸣在做编制时,心里想到:嘿嘿,老毛子、小鬼子,老子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就看你们有没有胆量来拿这份大礼,“血流成河”和“全军覆没”由你们自己选择,结果是什么,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第三,他虽然也使用了部分欧洲裔的士兵,但是他的军队的主要兵员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在长期的被列强们欺负下,中国人对“洋人”的恐惧心里也是他的一个担忧,因此,他就只有在连队里编入部分“洋人兄弟”,再找机会让这批士兵上战场去杀几个“洋人”,练练胆。
中国人的“从众心里”也是比较厉害的,自己身边的兄弟们都在杀洋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自己还怕什么呢?经历过战场考验的士兵,才会成长起来,成为真正的军人。所以,王致鸣现在只有采取这种大编制来弥补士兵心理弱势,逼迫他们在洋人兄弟的带领下,去勇敢地面对“洋人”。
团级单位也是与营级一样的模式,三个步兵营,一个团属炮兵营,一个团直属营。
步兵团的团属炮兵营满编是八百六十人,一个九门制75/22LP1888式榴弹炮连、一个六门制120/12PP1888式迫击炮连,一个九门制20/50JPS1888式双联装机关炮连,一个弹药连,一个警通连,火力也是同级部队中恐怖的存在。
榴弹炮连全连满编一百八十二人。炮兵班十人制,一门炮,一个炮车,一辆弹药车,四匹马拖拽;炮兵班武器有四支伞兵冲锋枪、两支骑步枪、六支手枪,弹药与迫击炮兵一样。不设辎重编制,除三个炮兵排之外,直属排编制一个后勤班、一个通信班、一个侦察校射班,全排三十四人。编制一个工兵排,全排满编三十四人,除正副排长外,有两个工兵参谋,工兵参谋负责制定阵地布置、施工计划,指导施工。全排编制三个十人制工兵班,工兵班武器与轻步兵(山地步兵)一样配置,每班两辆载重车,负责运输工具、伪装网、配件、构件。工兵班战时负责各炮排阵地、掩体、隐蔽部、防炮洞、弹药储存点,和校射班的观察部、通信班隐蔽部、连指挥部构筑,作战中负责炮兵连的内层警卫工作,防止敌人袭击炮兵阵地。
弹药连全连满编一百三十二人,三个弹药排,每个排三十二人,三个十人制弹药班,武器与轻步兵一样配置,作战期间,除部分人员负责运输炮弹到各个炮兵连外,其余人员转为炮兵营外层警卫部队,负责炮兵营外围防御。每个班配置三辆两吨载重车,载重量六吨。
所有75毫米榴弹炮、加农炮、步兵炮的炮弹,质量大致在五至六公斤,都是六发一箱的包装,毛重大致在32公斤左右。一个弹药排为榴弹炮连运输炮弹,每个班负责一个炮兵排,运载榴散弹十六箱、两个基数,高爆弹三十二箱、四个基数,高爆钢珠弹七十二箱、九个基数,铝热弹和烟幕弹一共八箱、一个基数,总重量在四千八百公斤,余下一千二百公斤载重量,运输炮兵营轻武器弹药,一个班一共运载十六个基数的炮弹,总共七百六十八枚炮弹。每门炮五个多基数的备用炮弹,加上每个炮班自带弹药车运载的五个半基数的炮弹,一次战斗中,每门炮有十个半基数的炮弹,计五百零四枚炮弹,全连计有四千五百三十六枚炮弹。
王致鸣所有的炮,配备的弹种都有:榴散弹、高爆弹、高爆钢珠弹、高爆钢箭弹、铝热弹、烟幕弹。迫击炮还配备有照明弹。野战时配置的主力是钢珠弹、钢箭弹、高爆弹、榴散弹,榴散弹是用来混淆钢珠弹的,还有少量的烟幕弹(以后进入装甲时代后,烟幕弹还是备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城市作战虽然是王致鸣尽量避免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制定了携带弹药的规则,在城市作战中,除钢珠弹、钢箭弹外,榴散弹就撤换下来,换上高爆弹和铝热弹。王致鸣不会像中国的那些“酸腐文人”一样,去讲什么“仁义道德”、“生灵涂炭”,取得胜利、保护他的官兵,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城市被毁了,可以重建,人死了就没有机会了。
榴弹炮连的榴弹炮以每分钟四发的发射速度,全连可以进行三十分钟火力覆盖三点八次,十五分钟火力覆盖七点六次,五分钟火力覆盖二十二点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