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平稳过渡(2/2)
……
因为王成来至这异时代后,太过“传奇”,如果太久未曾更新“神迹”的话,百姓便会“寂寞”。
于是,王成一离开徐州,听得一些风言风语的百姓,便即开始传言,称“王成喝酒千杯不醉,你喝死了,他还不知道酒是啥味!”。
刚至七月,带着这一传言回至长安的王成,受到了手下臣将的热烈欢饮。
陈宫安排的接风宴中,大家“心知肚明”――曹操能为徐州牧,必与王成有莫大的关系,便纷纷举杯来赞王成的“鬼神之机”。
然而,王成却是不已为然,正色“纠正”道:“曹孟德得为徐州牧是他自己的本事,你们以后莫再以此事说之!”
见王成有些微怒,众人便也闭嘴。
有不解王成之意者,甚至觉得有些委屈。
陈宫、诸葛亮等一众心思缜密的谋臣,却是微笑点头,越发觉得王成成熟起来。
其实,王成此举的用意很是简单,用易中天老师的一个理论来解释最为恰当――莫因朋友身穿你所赠予的华服而变得亮丽,便向众人炫耀说,“怎么样?他穿着我给的衣服,好看吧?”。此语虽是看着不假,但却是大大的伤人,好像在说朋友穿不起衣服一样。为此,如果你想保留与朋友的那份友谊,即是朋友真的穿不起衣服,你赠完华服之后,也要闭嘴!因为中国人都喜欢的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
于是,为了保有与曹操的友谊,王成选择了让自己和众臣统统闭嘴。因为王成相信,曹操一定会将自己的“恩德”记在心里。
酒席宴罢,未让王成与马云禄这对“苦命”的鸳鸯亲昵一会,诸葛亮便来当“垫脚石”!
于内宅小花厅内,诸葛亮一边品茶解酒,一边似吐酒言的诈王成道:“主公做得好大事!”
王成闻言,一愣,不知诸葛亮何出此语,便即问道:“我做什么了?”
诸葛亮低言,道:“主公谋死了陶谦!”
诸葛亮一个“谋”字用的好,中性,不褒不贬。
王成闻言,一惊,愣愣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见王成表情,知道自己言中,为去王成“困惑”,解道:“徐州至京城少说十日的路程,陶谦一死,消息便即传至洛阳,从而朝廷下旨任曹操为徐州牧的情况下,钦差怎么也要半月才到徐州。但是听闻朝廷似是早有准备一般的让钦差早走了几日,十日内便赶到了徐州下旨。于是,我想彼时于徐州能料得陶谦早死的,便也只有主公了!”
王成闻言,一愣,哈哈一笑,道:“还好你是我身边之人!”
王成一语双关,承认了自己的“恶行”,同时也赞了诸葛亮的“聪明”。
不过“赞”完,王成却又蹙眉问道:“天下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吧?不然,我的名声就毁了!”
诸葛亮笑道:“呵呵,若是真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件事的话,那您现在就不会受封为‘酒神’了!”
王成闻言,点着头,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