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功成身退(上)(1/2)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有时胜越,越有时胜吴。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王勾践击败,阖闾伤重身亡,吴相国伍子胥选夫差为王。
夫差为吴王伊始,便将前来“挑衅”的越军打得大败,越王勾践为其所擒。
此时,“翅膀硬了”的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之苦言,未给其父报仇,而是留下了勾践的性命,教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使勾践饱受屈辱之后,放回越国。
回到越国之后,勾践在“左膀右臂”范蠡、文种的协助下,施“美人计”――将“沉鱼美人”西施送与夫差,继而“卧薪尝胆”二十年,最后终于公元前472年找得机会,将吴国灭掉,杀死夫差。
在灭吴杀王之后,陪同在勾践身边半生、功绩非凡的范蠡引西施离开越国。
临走时,范蠡给挚友文种遗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项,可共患难,不能同乐,子当早去!”
为勾践鞠躬尽瘁了大半辈子的文种见书,不信范蠡之言。不过,为试勾践于自己之心,文种称病,几日不朝。
朝中之人或有谗言文种作乱,勾践闻之,乃赐文种宝剑一口,并附言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灭吴。若他日子用所余四法图越国,则寡人命将安在?”
文种见剑闻言,大恸泣血,悔不听范蠡之言,自刎身亡。
后“不能容人”的勾践也终是在“百家争鸣”的洗礼中故去,而曾经盛极一时的越国,竟是未在史书中留下多少文献来。
好了,一段“故事”说完,开始本章正篇。
听明白是陶谦发来徐州军助曹操守城,使得袁曹两家兵力不再悬殊后,王成又惊又喜,心中大快。
此时的王成觉得陶谦既是有此见识,那么自己去求陶谦收留“可能”兵败平原的曹操,必是一定成功的。
于是,解开心中一个疑问的王成,便又问出了另一个问题,与曹操道:“当日我在北平助公孙(瓒)叔父守城时,除了兵力不济外,亦是难以抵敌袁军的登云车。不知孟德兄是以何计防得此车攻城的?”
曹操闻言,自满的一笑,说道:“我平原别部司马刘晔,乃光武皇帝嫡派子孙,会造一物,名曰霹雳车,说是可破登云车。于是,袁贼来攻之前,我教其引军士造了十数架备着。不想,袁军到后,用此车竟是果真连破了袁军的数十架登云车。致使袁贼只能止歇攻城,和我每日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的耗僵起来!”
王成闻言,又是一惊,问道:“不知此霹雳车是何模样?”
曹操闻问,便将霹雳车的外形和大概机理说了一遍,并道:“待回头有空,我教子扬(刘晔表字)副一张图模给贤弟,以后凡再遇登云车攻城,便可造此车破之!”
王成闻言,一笑,看了看黄月盈,与曹操说道:“不瞒孟德兄,我此来平原带着黄承彦老爷子的独子,就是为了助你破袁绍攻城的登云车。因亏弟家传的《机关图》中,也有一物,名曰霹雳车,可破登云车。原本我以为你所说的霹雳车,非我所想的霹雳车,但一听外形和机理之下,竟是一物,真是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