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伏笔徐州(1/2)
黑山军袭取雁门关的消息好似飞一般的传至雍州之后,实在想不到黑山军会于乱局之中横插一杠子的诸葛亮,展开地图,用手点了点并州,又点了点鲜卑,继而又点了点冀州,当看到平原时,诸葛亮终于承认自己“失算”了,急忙来找陈宫!
当陈宫见诸葛亮急匆匆的闯入自己的办公室――“雍州账房”之后,很少见诸葛亮如此火急火燎的陈宫,让钟繇领着一干“管账先生”出去了。
待人走净,陈宫问道:“军师,你这是怎么了?”
诸葛亮所答非所问的回道:“先生可听说黑山军破了雁门关之事吗?”
陈宫点了点头,很淡定的说道:“听说了,我想不日之后,晋阳失守的消息也会传来!当日朝廷懦弱,未能将黑山军斩草除根,今日之祸便是可以预料的!”
诸葛亮说道:“这样一来,袁绍便是有机可乘了!”
陈宫闻言,问道:“怎么个乘法?”
诸葛亮说道:“雁门一失,晋阳必然难保。虽然上党兵众,但想来在有鲜卑支持的黑山军锋锐面前也只能勉强维持。若在此时,袁绍借机请曹操共同出兵剿贼,而后用计赚下平原,接着再将冀州势力插入并州,那现下已掌冀州、北平的袁绍便将统一河北,当先从诸侯纷争的乱局中脱颖而出。到时,用不了一、二年,其便可以逐鹿中原、大杀四方了。彼时,我们也许还未从西征的困境中走出,更兼现于汉中的张鲁、蜀中的刘备对我们都是掣肘之力,想再与袁绍抗衡便是痴心妄想了!”
陈宫皱了皱眉,说道:“后果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诸葛亮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前者我同主公与袁绍交过手,其军战力不俗,且河北人才甚巨,要是用好,袁绍想要成事便即不难!”
陈宫闻言,也是着了急,问道:“最近我被钱粮之事闹的实在是糊涂了,有些事竟然是看不清了,你说当下该如何是好吧!”
诸葛亮回道:“从现下黑山军最先出兵的情况来看,西域独立的根源便一定是在黑山军的靠山――鲜卑左番身上。早听说鲜卑左番有位年轻有为的‘贤王’,而今看来,能蛊惑得了西域七国的也只有此人了!现在,我们眼前的迷雾已彻底拨开,对于有人惦记我们雍州之事乃是杞人忧天。此番不过是鲜卑欲借黑山军出兵中原,把我们多管闲事的主公提前调开罢了。为此,在已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我当即往西域去追主公,助主公迅速平乱之后,回返中原,重归主动。”
陈宫闻言,点了点头,但又不无忧虑的说道:“那河北那边就不管了吗?”
诸葛亮道:“此事我们没能及时做出预判,现下想管也是鞭长莫及了,顶多做个补救!”
陈宫闻言,急忙又问道:“如何补救?”
诸葛亮道:“对于主公待曹孟德如亲人一般,平原有求必应的情况,我始终有些不理解。而今看来,我的目光是甚短浅了!”
陈宫闻言,好一阵头晕,莫名其妙的问道:“此话怎讲?”
诸葛亮道:“而今袁绍即取河北的大势已然难挡,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减缓其逐鹿中原的步伐。为此,我们的重点便要放在袁绍统领河北后、逐鹿中原的第一站――青州和徐州上。孔融孔老夫子名声在外,圣贤书肯定比我读得多,但要打仗,我估计不行。尤其青州地偏,兵微将寡,袁绍大军一至,不立马投降,便算谢天谢地了。为此,我们只能期待徐州有所作为。不过,徐州虽然无论地利、还是军力都算上佳,但只可惜州牧陶谦仁厚有余、魄力不足,想让其阻住袁绍,也是大难。所以,当需给陶谦找个帮手!”
陈宫闻言,惊讶的说道:“你是说曹操!”
诸葛亮道:“对,曹操!虽然此次平原必然遭劫,但我想曹操身边的那帮人是不会让曹操轻易死掉的。通过前者李郭之乱时与曹操短暂的接触,我发现此人并非池中之物,尤其也是个不吃亏的主。袁绍一旦捅了他这个马蜂窝,那他回头蛰起袁绍来,必然也会很疼。只要让其助陶谦守住徐州一、二年,让我们把劲缓过来,一切便都又好说了!”
陈宫闻言,道:“你这么说,确实有理,只是不知如何让曹操往徐州去!”
诸葛亮回道:“主公临走时,我已料及平原可能有难,当时主公教我安排好曹操,我便已然有所打算。以曹操不服输的性格和主公几次三番教其小心袁绍之事来看,曹操兵败平原后,必然无脸来投雍州,也就就近找一落脚之地。所以,我当提前帮其选好徐州落脚!”
陈宫马上又问:“如何选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