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闹剧?悲剧!(下)(2/2)
议郎是个闲职,有事时说句“闲话”,没事时站在殿上凑“百官”之数就可以了。
议郎是进军“三品大员”的阶梯,最高到四品,如果无法晋升为谏议大夫的话,就像“参谋不带长”一样,连“放屁都不响”!
彭伯作为四品议郎具体矗立朝堂已然多少年,辅佐过多少位皇帝,彭伯自己都不记清了,但他还是四品议郎,并一直是四品议郎。为此,百官才尊称他为“老议郎”。
彭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在朝堂之上,有或无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为此,我这个一当官便即是个从四品(和谈副使)的“大人物”,根本就没注意到过这个“小角色”。在我的印象中,根本就没这个人!当然彭伯并不是与我同殿称臣,却不为我知的唯一一个。因为我并无心在三国呆得过久,故没有去结交太多与我毫无相干的人,哪怕是人家上赶着来结交我!
然而多年来,彭伯站在朝堂之上“凑数”,已经成为他自己的一种习惯,也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后,彭伯的有无对于百官来说,就变得“重要”了!如果有一天彭伯因为什么事情不能来,那么百官一定便会替其生出担心来。
不过,由于多年站殿“站”出来了一个好身板,已然七八十岁的彭伯还是腰杆笔直,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尤其难得的是,这么多年来,彭伯没闹病也没闹灾,没请过一天公假。只要皇帝升殿,彭伯便会过来“站”着。
然而站殿“站”得太久,当眼前发生“忠臣被诛,奸党讥诮”这等“恶事”时,彭伯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听到“鲜卑犯境,屠我边民”这等“坏事”时,彭伯也学会了“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抑或“右耳朵听左耳朵冒”。为此,彭伯的眼睛和耳朵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退化”掉了,又背又花。
有人和彭伯说“萝卜”,彭伯能听成“老婆”,说“老萝卜”,他更能听成“儿媳妇”!此外,你把彭伯已然老得像“猫头鹰”一样的糟糠之妻和他那如花似玉长得如“月莺”一般好看的孙子媳妇一起拉到彭伯眼前时,彭伯也分辨不出哪一个才是和自己在床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的那个人了!
有些朋友一定会说,我刚才说的太含蓄了,彭伯这哪里是“又背又花”,分明是“又龙又虾”吗!这样的人怎么还能让其再站到殿上?
呵呵,其实这事不能怨彭伯“站”着茅坑不拉屎。少帝被何进生拉硬拽到灵帝的棺材前面行加冕大礼时,彭伯已然决定回家去“坐”着了。毕竟把太多位皇帝从小看到大,再从生看到死,彭伯也有些累了,他不想再给少帝这给自己当重孙子都还嫌小的“小屁孩”站殿了。然而何进不让,何进已然“习惯”了彭伯在殿上站着。因为在舞阳君(何进的老妈)将自己的女儿(何进的妹妹何后)嫁给灵帝,使何进从屠子变成车骑大将军以前,彭伯便已“站”在德阳殿上。而自何进当了大将军后,彭伯依然屹立不倒。于是,深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何进,想让彭伯一直陪他“站”下去,他觉得这样“吉祥”。为此,已然在老家青州治下家产的彭伯没能“告老还乡,荣归故里”,被何进强留下来。然而由于李郭二贼来的太突然,护卫京城的“十万大军”败得也太突然,何进没来得及把“吉祥老宝”彭伯一起带往虎牢,却将其留给了“凶神恶煞”“六亲不认”的李?郭汜。
当已然目不能视物,耳不能识丁的彭伯,又见得听得李?郭汜行得“恶事”和“坏事”后,一生无甚大的能为的彭伯,也只能忍了。且当李郭二贼将自己称帝之后的喜好送往百官家中,要百官提前做好准备的时候,彭伯也提前准备了,而且准备的很“好”。毕竟,给皇帝“站”了这么多年,彭伯也想得个“善终”。然而,“天不遂人愿”!
因为已然成为“无敌大龙虾”,所以那条“见到李?唱喜歌,碰到郭汜放悲声”的定理对彭伯不适用。毕竟连老婆和孙子媳妇都分不出来的彭伯根本无法分辨李郭二贼到底谁是谁。为此事,愁坏了彭伯。
不过还好,李郭二贼当皇帝也算“公平”,一人一天。为此,彭伯的聪明孙子彭安便给彭伯出主意,用咆哮一般的声音向耳朵“龙”的彭伯吼道:“爷,这俩坏小子一人一天的当皇帝,李?是单号,郭汜是双号,那您就单号唱喜歌,双号放悲声不就得了!”
彭伯闻言,大喜,抚彭安之头,赞道:“将来帮你谋个一官半职的去站殿,肯定比我有出息!”
今日彭伯上朝之前,彭安还怕老头糊涂了,特意屁颠屁颠的跑到彭伯的车前,声大似吼的提醒彭伯道:“爷,今天是双号,记住一定要哭!”
彭伯听明白了,点了点头,让彭安“放心”。彭伯知道自己的“老命”是小,家下的百十口子才是“大”,他是打死也不会“忤逆圣上”的!
然而真***是没地说理去,谁他妈知道昨天孙端会“犯错”,谁他妈又想到李?会“耍赖”,今天他李?还他妈当皇帝,尤其他妈今天还是个要命的双号!
为此,当彭伯身边的“站殿百官”捅了一下彭伯,提醒彭伯该奏事后,提前准备的好好的彭伯便即放出悲声,奏了个“天下大乱”。
却不想彭伯奏完之后,他的这些“忤逆之言”犯了“兀自高兴”的李?的“龙威”。盛怒之下的李?,把个不明就里的彭伯割了舌头,还要抄斩彭伯的满门。
然而被割了舌头的彭伯确实慌了,当时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奏事还不够“悲”,所以才触怒了“郭汜”的“龙威”。为此,在被金瓜武士拖下殿时,彭伯呜呜噜噜喊的不是骂言,而是更“悲”的奏事,只是没了舌头的彭伯只能“呜呜噜噜”了。尤其可悲的是,直至被金瓜击死,彭伯仍然不知道杀自己的是李?,而非“郭汜”!
看着“老好人”彭伯终于“雄起”了一把之后,便即昙花一现,很多被彭伯看着长大的“站殿百官”纷纷低下了头,不知该是“惭愧”,还是该什么什么
眼前出现的又一幕“血案”,让皇甫郦也是没有了“心计”,只能在心中暗骂,“李?、郭汜,你们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就作死吧,早晚是要得报应的!”
然而又一位朝廷“重臣”――彭伯死了,报应却还未落到李郭二贼的头上。虽然洛阳城四门被“二十四万大军”围攻,但李郭二贼却还安然的当着皇帝,今天是李?,明天便是郭汜了!
此外,彭伯的死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就是在少帝“成年主事”以后,不用再为自己手下的“权重之臣”担忧了。因为李郭二贼的“给力”表现,已然帮少帝“清洗”出了一条路。现在灵帝之前的先朝留下来的“大员”仅剩洛阳城中的太尉杨彪,同何进及少帝一起逃往虎牢的司徒王允、太傅马日?、太仆赵岐、侍御史郑泰、朗中张均了!即便加上算得上“半个叛徒”的侍中蔡邕,那么也还是屈指可数,都不用脚趾头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