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话 扩展(2/2)
“自私是本能,为了基本生存需要而引发的本能。自私令我们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往往忽略其他不需要的东西。例如你需要一个袋子装东西,那么有着同样功能的报纸就不会进入你的眼里。”宁亚穗仰面道,“文明可以反映创造者的思想,人类的视野到达那个层次,瞧瞧文明的发达程度就能理解。一旦文明脱离原始获取已有之物,创造生产的开始,人类就已经要注意气象等的循环变化,因为生产食物需要环境配合,高度文明的发展就从此开始。了解天与地,了解日与月,了解白天和夜晚,了解四季,这些就是为了生产,了解到这些基本生产需要,人就会总结出一个结论:‘无生有,有分光暗、天地,四时之变,乃至万物之创造。’”这是奥斯罗德的话,其实是另一个世界发展累积的经验,宁亚穗正在“播放”它。“这是第一步,踏出改变自然环境的第一步,也是摆脱朝夕不明生活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聚居处的演变,为了生产,一个小家庭是不能形成大规模发展,所以大家都集中起来居住,因此形成了村落、城市、国家,为此大家都需要某种东西维系大家的关系,保护各自的财产,以及令众人和平相处,各种法令规则,各种道德理论因此产生,这是发展的第二步。”
宁亚穗突然停止说话,就像播放机的唱片到了尽头,嘎然而止。静心聍听话语的欧阳旺抬起头,见雾舅舅在为欧阳玲把脉,问道:“时候到了吗?”
宁亚穗摇头,闭目说道:“从自己到家族,从远距离的相隔到小范围的聚居,不管是人类还是妖族都需要用新的理论去开创不属于过去的秩序,因此当这种环境出现之时,就是爆发新的言论,哲学上百花齐放的时刻。”
“那又怎么样?”发问的竟是关思源。在这段期间,雾舅舅已完成诊断,看着宁亚穗,不说半句,默默地转身。
宁亚穗没有向雾舅舅追问,而是直接回答关思源的问题:“你还不明白吗,从国家到国际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但是生产就不一样。食物生产很视乎四周环境的变化,而用品则需要在乎矿物,前者是生存的基本保证,而后者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要动用所有能运用的矿产就可以了。但是伴随着发展越来越迅速,对‘死’物质的控制就越来越迫切,但同一时候,文明应有的目光就应该发展到国以外的世界。”
“国以外的世界?”秦心河重复着。
“生物圈。”众人一愣,不大明白这话。宁亚穗明知大家的困惑,却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