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功夫:(1/2)
功夫
功夫,不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融合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功夫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不仅出现了李小龙,还出现了大量功夫题材的中外电影,歌曲专辑,小品等。
先说说李小龙功夫
李小龙截拳道
上世纪60年代,当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美国的拳击等名誉世界时,西方人却对中国武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李小龙成为中国武术的宣传员与传播员,他在美国开设武馆传授中国功夫,提升中国武术国际知名度;很多世界级的空手道冠军都拜李小龙为师傅,从而见识了中国武术的厉害,知道武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人们以“好斗”的名词冠以李小龙时,他依然我行我素地主动与各流派武林高手切磋,以咏春拳为基础,借鉴、吸收各类拳种的先进的技击思想、原理及方法,创造了现代中国实战武术“截拳道”,为中国武术创造了巨大的世界性的有形与无形价值。李小龙将kungfu(功夫)一词写进了西方人的词典。
再看看中国功夫
功夫不是武术。
功夫,是清朝之后才出现的格斗技能。
清朝之前,中国没有“功夫”这种格斗技。有的只有“武术”。
武术,不仅仅是拳脚,更多的,是剑术,枪术,刀术。以及其他十八般武器等等。
在满清入关后,为了防备汉人造反,将一切铁器都几乎作为了禁品。一般老百姓甚至连铁锅等都很难拥有,退化到石器时代用瓷器做饭了。而所有的金属武器,比如刀,枪,剑,等等,都属于违禁品。
但是纵然如此,汉人们仍然没有放弃反抗侵略者。他们在缺少金属武器的情形下,开发出了功夫,这种依靠拳脚,木棍,以及暗器为主要杀伤手段的格斗技能。
当时正属于少林寺被再次焚烧的时期,大量的少林武僧流入民间。原本在清朝之前并不能代表中华武术的少林流派,却正因为其以木棍,拳脚为主要战斗方式的格斗技巧,成为了反清义士最主要的战斗技巧了。这也是“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由来。
所以,功夫,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格斗的技能。
功夫,代表着中华人民那种不屈的反抗精神,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不妥协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仍然不肯放弃,“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尚情操。
然后瞧瞧中国功夫历史
中国功夫并不等于中华武术,而只是武术的一个分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