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拳名片(4):(1/2)
格斗技术的趋向
就像自然界在进化,格斗技术也在进化。只有最强的技术才能生存,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技术发展偏离自然的轨道,增加各种限制。这正是非自然的格斗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拳手的原因。一旦有了限制,人复杂的感情就会以各种方式阻碍真正实用的技术的发挥。这些技术在实际的格斗环境里是很自然的。
人类在感情上对上肢非常依赖。原因很简单,是上肢复杂灵活的动作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但上肢在力量上处于弱势,对格斗也是如此。上肢有自己的特点,速度和灵活性。但正像格斗不能只依赖力量一样,它也不能只依赖于速度和灵活性。事实上,高水平黑市拳手的攻击能力远大于防守能力。任何一名拳手都不能支撑长时间的防守,必须在短时间击溃对手,否则就会被对手击溃。就像坦克步兵时代可以长时间拉锯战,但核时代却只能速战速决一样。上肢进攻无法在短时间形成毁灭性的重击。中国功夫认为各种技法只是外在的体现,都应该利用腿部统一发力。这样虽然统一了发力方法,也使上肢进攻的力量和速度有了长足进步,但因为上肢进攻传力距离较长,损耗较大,力量仍比腿击小得多。如果放弃自身优势追求力量,更是舍本逐末。各种技法都有自身特点。每种技法都练到最强是不可能的。必须以整体最强为目标,各自发挥最有价值的部分。扬短避长不可取,而且这样做代价很高。另一方面,上肢进攻也是拳手最容易掌握的。人天生的惰性总是喜欢简单的招法。当然简单并不一定是坏事,但简单的同时必须有效。很多人事实上是让惰性左右了自己的选择。总之,成为格斗高手的第一步,就是在感情上不要对上肢进攻存在特殊的偏好。
带有限制的格斗项目总是在力量和速度之间摇摆,要么偏于一方,要么两者都作不好。在缺乏实战气氛的环境里,要将两者平衡确实非常困难。那些所谓的特点,其实都能从比赛的规则中找到根源。职业拳击手被禁止了腿击这个最重要的重击武器,因此他们必须发展拳法重击,让拳法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体系,尽管这样做代价很高,限制也很大。跆拳道更是规则的产物,由于禁止重击和缺乏坚实的基本功训练,腿法在这里几乎成了表演,完全丧失了有威力的重击和攻势。在格斗中,只有整体的攻防才是重要的,一切技术的趋向都要由实战决定。顶级黑市拳手都有毁灭性的重击腿法。但如果速度不够,就只能任人宰割,他就不可能在擂台上活下来。反过来,如果拳手的速度十分出色,但重击威力不够,不能形成摧毁性的强攻,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果对手,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就会越来越危险。顶级黑市拳赛拳手的重击力度极大,格挡几乎是不可行的,防守方式除了同样用腿截击,就只能利用步法和身法躲闪。因此顶级拳手都拥有其他格斗项目中难以想象的敏捷的步法和身法。但即使这样,防守方也不可能长期和进攻方抗衡。防守不可能长期进行,要想生存必须进攻,和对手抢时间,用强大的进攻压制住对手的进攻。在双方都拥有强大攻势的情况下,格斗实际上就是时间的竞争。谁能更早地发起致命一击,谁就能在擂台上生存。
在顶级黑市拳赛中,拳手们普遍采用腿法远距离制胜,这是格斗技术的发展趋向。在拥有强大的远程武器时,远距离作战无疑是最安全和最有杀伤力的。事实上,这也是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使用这种策略都能生存。策略的选择决定于客观条件。弱小的游击队只能采用近距离的突袭战术,因为他们不具备远程的杀伤力。同样,一个普通的拳手采用顶级拳手的战术可能会一败涂地,因为他的腿法没有顶级拳手那样强大的杀伤力。技术的趋势只是一个发展方向,决不是万能药。他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不是能够刻意追求的。事实上,腿法的训练最为困难。很多限制性的格斗项目都能在某个单项上求精,如拳法(拳击)、摔法(摔跤)。惟独腿法不可能,因为它是格斗技术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它的内容太丰富。拳手在训练时应该以腿法为中心,但决不应该对训练和实战添加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拳手才能自然地体会到格斗技术的趋向,才能懂得真正强大的格斗技术对拳手的要求。在现实的格斗环境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皮特阿宾斯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体强壮、目光凶狠的中国人正在扫踢铁柱。“他就是‘唐龙’,我所见过的最凶狠的家伙。”他艰难地抬起手臂,这条手臂肌肉已经萎缩。“这就是他的杰作。说老实话,和他比赛后还能活着走出拳台已经非常幸运了。”当时阿宾斯体重122公斤,而“唐龙”只有91公斤,然而“唐龙”一上场就像砍柴一样将阿宾斯扫倒在地。他的“大斧”曾经96次将对手砍倒,而阿宾斯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后来又苏醒过来的人。这是拳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纪录。
“唐龙”真名叫弗兰克陈,中国名字叫陈进生,出生在台湾新竹。尽管他喜欢叫自己“唐龙”,但拳手们都叫他“鲨鱼”。任何绰号都不足以说明他的凶残。陈的名气虽不及凯特斯林德、安东尼马库斯等人,但这多半是因为他的拳击生涯太短。但拳击界将他统治的时期公认为拳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陈是劣势和优势同样突出的拳手。公正地说,他的攻击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强的。如果不是因为体力实在太差,陈可能一直打到50岁。在他的全部获胜的比赛中,没有一场超过四分钟。最强大的拳手在和陈对攻时都显得衰弱无比。即使是逃,也很难避开他锋利的“大斧”。
陈的双腿事实上比“大斧”还要锋利。阿宾斯是在和的较量中失利后唯一能够回忆场上情况的人。“陈的腿非常随意,好象能从任意角度进攻。看上去好象随随便便踢出来的,但力量实在太大了。以前我观看他的比赛总是非常奇怪,他的对手总是非常轻易地被砍倒,哪怕只是擦到一点。直到我自己被击中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太可怕了。”
陈出生在一个格斗世家,他的父亲精通中国功夫,陈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但与父亲不同的是,陈从小好勇斗狠,喜欢凶狠的招法。“我总是追求最简洁和有效的招法。一天只有24小时,我没时间练习那些软绵绵的东西。”父亲对他的练习内容非常吃惊,因为他的格斗纯粹是要把人置于死地。陈与人较量时也从不留情面,他认为功夫比赛中的条条框框“非常愚蠢,是保护弱者”。他12岁时和人比武就险些将对手打死,从此名声扫地。陈开始打黑市拳,他的“大斧”让习惯了拼杀的黑市拳手也感到恐怖。很多黑市拳手甚至准备雇佣枪手把他干掉。后来,陈的父亲莫名其妙地遭到枪击身亡,很有可能和这有关。陈疯狂地杀掉了6个他怀疑是凶手的人,然后来到了美国。
陈称自己“充满了仇恨”,他有一种破坏欲,即使和他站在对面说话的人,也常被他言语和目光中流露出的凶狠惊呆。但他的日常生活却非常规律。仿佛是为格斗而生,他每天除了饮食休息,就是疯狂地训练。他不沾烟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因为他要始终处于最佳的身体状态。陈非常重视力量和击打威力的训练,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深蹲练习,用最坚硬的物体练习踢腿,锋利的“大斧”就是这样练成的。但他不喜欢有氧训练,很少跑步和爬台阶。
陈的弱点其实非常明显:体力严重不足。只是因为他的进攻实在太强大,绝大多数对手根本等不到他体力下降就被结果了。陈的进攻是立体式的,两只“大斧”以惊人的速度挥舞,从不吝惜体力。对手经常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这种另人绝望的进攻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在陈拳击生涯的后期,已经有一些拳手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虽然他们都失败了,但陈的弱点也暴露无遗。在拳台上,他不是战略家,不会聪明地分配自己的体力。可悲的是,他宁可将自己强大的攻击发挥到机致,也不愿抽出时间强化一下自己可怜的体能。“唐龙”的神话还在继续,但离终结已经不远了。
陈的后期精神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经常公开宣扬暴力和杀戮,声称“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事就是在拳台上把对手的脑袋踢爆”。他的训练也越来越疯狂和残忍,有时甚至连续24小时训练,而临近比赛时却总是无法调整到最佳状态。陈在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中迎来了和“推土机”克里斯蒂保利。此人也是以攻击力著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陈会像砍断一根木柴一样轻易地结果他。比赛开始了,保利没有像以往一样向对手猛扑过去,而是一反常态,几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逃避着陈的追击。台下顿时炸开了,咒骂声四起,黑市拳台上还从没见过这样怯懦的打法。陈的眼睛死死地咬住对手,两只“大斧”抡圆了攻击,但始终无法碰到对手。如果陈停止无效的攻击,保利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可悲的是,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猫最终耗尽了体力而任人宰割。10分钟过去了,陈在一生中从未和人打过这样长的时间,虽然他的进攻看上去好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内行能够看的出,在这样高水平的拳赛中,陈最有威胁的进攻已经完全落空了。保利一记扫腿飞来,如果在5分钟以前,陈甚至用不着躲避,他那高速的大斧可以直接迎击过去将对手的腿砍断。但是现在,陈却无法躲避,他像折断了的木棍一样直挺挺地倒在拳台上,就像那些被他砍倒的拳手一样。
陈的拳击生涯虽然短暂,却是拳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蔑视僵化的技术。他的腿法完全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招招致命。他提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很多有天赋的拳手正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毁掉了自己的前途。他用自身的成就证明了在拳台上力量和重击的重要性。但他的教训也非常深刻。拳手的素质必须全面。如果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掩盖大量的弱点。但只要有一个弱点,在黑市拳这样的生死决战中,迟早会被对手抓住。在今天,拳手们非常重视体能训练,负重跑和跳台阶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虽然大多数比赛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但拳手随着时间的延长体能迅速下降的现象已不多见。
附:弗兰克陈(1951~1979)身高米,体重94公斤。卧推125公斤。深蹲585公斤。战绩:97战96胜,其中95场击毙对手。
侧踢之王——里克拉皮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