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送福文会(2/2)
“大哥你没发现吗?这是一首藏头诗。”方寸山冷着脸道。
“先-生-吃-屁!”林迟一字一顿的念出第一个字,念完乐的他抱腹大笑,“这个小究,蛮有意思的嘛!”
“大哥,这是大不敬!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这是对文化的亵渎!你竟然说有趣?!”方寸山都急了,瞪着眼睛道。
“哎~咦!老二你想的有点过多了,小孩子嘛,童言无忌,当不得真。呵呵!真有意思!”
“大哥你还笑!”方寸山一把夺过纸张,哗啦啦撕碎了,然后气鼓鼓的坐下了。
又修改了几处,林迟对方寸山道:“老二,你把老三喊来,让他把这个图纸送到铁匠铺里。”。
“老三不在家。”方寸山道。
“他去哪儿了?是不是又去听书去了!”
“不是。他去奉贤楼看热闹去了。”
“奉贤楼?!看什么热闹?又有进京赶考的举人在赛诗?”
“不是。是送福文会开始了……”
送福文会,亦称作押福文会,是莘子县特有的大会,三年一次,是专门为进京赶考的举人举办的。莘子县是青川地区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而且因为座落在青川地区边缘,所以赶考举人离开莘子县,便相当于真正的离开了故乡。所以进京赶考的举人,往往在莘子县停留多一些时日。
这时候,青川地区三府十八县的达官贵人,有钱有势的,童生秀才书生,各路人等,都会来莘子县为不到一百人的举人送行。其中的目的各不相同,有钱有势的,自然是送银子送推荐信,拉拢赶考的举人,商贾送银子送财物,巴结赶考举人,说不定那天这个举人得到朝廷重任,做了一个大官,自己便多了一个官脉。
那些没有取得举人身份的学子,来到这里,与进京赶考的举人或探讨学识,或交朋友,或阿谀奉承,说不准还会和其他前来送行的达官贵人结交上。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讨个官做,衣锦还乡,但毕竟能上金榜的书生太少了,通过其他的方法做官,或者在一个官员手下做幕僚,做门客,也是发达的一个方法。
当然,也有因为做不好中规中矩的考题,在乡试中没能取得举人的书生,自认为自己才气过人,不比那些取得举人的书生差,狂傲不羁,故意出题去与那些举人比试。斗诗斗词斗文章,才是送福文会的一大看点,普通人看热闹,那些有经验有先见的人,便通过这些书生的斗文比试,看出有前途的举人,着重拉拢。
一些人家的待字闺中的小姐,这时候最为高兴,也不顾礼义廉耻,拿把小扇子,在送福文会期间进进出出,看到中意的人,便红着脸,央求父亲去提亲。那些富豪之人,感觉自家小女不错的,也都拿着银子,送给看中的书生,即使那些书生不是举人,即使是举人能不能榜上有名也说不定,但起码在衙门里混个末流的差事,还是有很大的胜算。当然,也有些利益熏心的爹,看中一个书生,而小女已经定亲的,也不管什么礼义,小女的心思如何,把亲退了,再舍着脸拉拢书生,给闺女提亲。
总之,送福文会,是一个很热闹有看头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