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0章贪腐案到了中央(2/2)
接到临江军管会的报告后,省委根据省内的形势和自己的判断,很快签署了自己的意见,上报了华东局。
省委的意见,留下张青山的性命,判无期徒刑,但缓期两年执行。
是杀,还是不杀?根据建国时期的体制,在法院和检察院尚未完全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等待着中央的最后决定
从历史上看,中央在审查这类案件时,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是毛伟人,而他在1943年正式当选一把手以后,除了政治方向性的错误,那是痛打落水狗,绝不手软,而对于党内干部的一般错误,他还是主张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避免打击面过宽,能不杀尽量不杀,而作为山沟沟里出来的领袖,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经济问题,就是贪污**,就是生活腐化,对于这类人该杀的则决不手软,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据省委领导介绍,由于张青山案件,案在建国之初,当时在刚刚解放的许多城市,还很少出现类似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分子,为此,华东局的一些干部在看法上也不尽一致。
有的人主张杀一儆百,起个示范作用,让大伙知道啥叫碰不得的高压线。不杀贪腐分子,就不能平民愤,不杀,就不能正党纪国法,不杀,就要当李自成第二。
也有一部分,主要是地方干部,认为在从事地方经济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一时糊涂犯了错误,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个改正的机会。
当然,也有一些人,还有其他方面的担心。他们认为张青山这样的老八路,老地下工作者,在群众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毫不留情地清除了他们,不是党的胜利,而是党的损失,不是提高了党的威信,而是降低了党的形象,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可能因此把党组织看低。
据介绍,当办公厅将华东局的报告以及临江军管会原始的案件侦查资料呈上,毛伟人看后,许久不语。
“你们说说,这是最近各地报上来的第几个**分子啊?”
秘书赶忙答道:
“主席,东北有两个,华北有一个,西北一个,华东局报的这个应该是第五个。”
伟人皱紧眉头,脸色十分凝重。
“还没建国,这些人就忘了党的宗旨,忘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如果长此以往,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到时候,我们还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让人民放心地把国家交给我们来管理呢,七届二中全会刚刚开了半年多,这些人真是吃了豹子胆。”
七届二中全会,那是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面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之后中国形势的变化,毛伟人果断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也正是在这个承前启后的会议上,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可能有着有一些共c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听到他的这番话,秘书试探着问道:
“那主席的意见呢?几个中央局都出现了腐化分子,对我党的形象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再有几天就要建国了,世界的目光都在看着北平。”
毛伟人握紧拳头在桌子上轻轻一拍,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