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2/2)
表演技巧,一般考揣摩,一般靠许一梅提示帮助。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许一梅告诉大伙,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去感染别人,一个人对于的喜怒哀乐才能够有真正的体验,要把剧本中的情景搬到的生活中,把想成剧中的人,这样,不管是自私的资本家化的封建家长,还是情感复杂畸形反抗的蘩漪、不管私通继母的周萍、还是怀孕在身情感单纯的四凤,不管是充满理想最终走向死亡的周冲、还是莫名爱上风流少爷最终一生品尝苦果的侍萍,都会演的像。
她还一再强调,外貌演得像象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要神似,要让人在众多人里面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周朴园,谁是四凤,谁是周萍。,没有专门的导演,许一梅上。
好在老文工团长,看得多见得多,在早年读大学时候就经常参加舞台剧的排练,何况,眼下艺术要求不高。
第一次彩排,从晚上7点,凌晨二点。尽管表演者非常认真,台词被背的滚瓜烂熟,尽管许一梅喊哑了嗓子,但总体感觉与剧本的原来要求相距甚远。
啥原因呢。
许一梅躺在床上,反复思考,最后明白了:
演员不入戏
第二天,马上找来几名演员谈话:
要努力进入角色,而不只是背台词,要在角色中倾入的感情,把的身体变成主人公的,让角色真正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连比带划,大伙有点明白了。
为了帮助大伙进入角色,许一梅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原著,然后关起会堂的大门,让演员们与外面隔离,不再让台下坐着很多现场观摩者,那也是让演员们难以入戏的一个原因……
很短的,一出有模有样的小话剧炮制出台。
当支队领导闻听此讯,亲自前来观摩时,看到表演现场虽然土法炮制,舞台简陋,但演员们非常认真,把剧中人物演得基本到位,大家都极为意外,满意得不行。
三大队的创意再次受到支队的大力表扬。
三大队这些队员高兴自豪得一塌,逢人就吹。
其他大队一看,不会玩这玩意啊,没艺术细胞咱搞不定,不过我们可以组织大家来观看啊。
于是乎,这台小话剧成了三大队的一张名片。
低调行事的乔向文这会儿概不出面,凡有来人,直接去和许导演联系洽谈就是。
连续几天,许一梅带着三大队的这出小话剧,在几个大队之间来回赶场子。
还别说,演一回,象一会,熟练一会,到后来,演员们们也越来越有感觉了。
三大队在驻地里关门学习,排演话剧的这会儿,外面的形势一天一个样。
另一场更为猛烈的雷雨已经来临。
4月2o日,毛伟人拍板,朱老总签人民解放军最高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以后,**大部分主力已经玩完,剩余的2oo多万人,真正能打仗的只有15o来万,跟四野的总人数相差几,你说老蒋这江山能守得住吗?但人家不甘心啊,为了赢得,重头再来,一方面于蒋某人1月21日宣布‘引退‘,找了个替死鬼、副总统李宗仁,美其名曰‘代总统‘,遥控指挥他与毛伟人那里谈判,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长江防御,企图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
那会儿,老蒋想得挺美,如果谈判成功了,我老蒋和你老毛划江而治,把国家一分为二,咱们各玩各的。
**先后出动了7o万人的兵力,分布在宜昌至上海18oo公里的长江防线上。九江以西,小诸葛白崇禧带队,25万人,湖口以东,老蒋心腹、黄埔一号大草包草包汤恩伯带着45万人防守。
毛伟人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蒋介石的缓兵之计洞若观火,他一方面陪着你玩谈判游戏,私下没闲着,一道电令,第2、第3野战军全体出动,随时起渡江战役,搞定老蒋的老巢南京和国内最大的城市上海。为了保险起见,毛伟人亲自草写电报,密令四野的1o1,你那里人多,不要全去了,去十几万人就行,给我远远盯着白崇禧,那小子鬼心眼多,和老蒋面和心不合,只要他不动手,你也就不要动,看着他就行。
果不其然,老蒋拒绝在和谈书上签字,那就怪不得**了,本来就要找理由整死你。
4月2o日晚渡江战役开始,汤恩伯果然吃的是牛奶,吐出的是草,几下子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失了长江防线,两天以后,号,,国民党都南京就插上了解放军的大旗。
这也意味着,国民党从此变成了流浪狗,家可归了,只有倒玩游击战了。
好笑吧。
就在十几年前,国民党合法政fǔ,带着合法军队,对**四处围剿,逼得人家没办法,来了个二万五千里大撤退、大转移,如果不是小日本侵华,那会儿在陕北较量的结果不容乐观。
十几年后,乾坤大逆转,**赶跑了国民党,老蒋带着手下开始打游击。南下支队离开北平,干赶赴新岗位的的到了。
物竞天争,造化弄人。
卷三南下篇,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