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赌注12(妥协)(2/2)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和俄罗斯总理卡梅申科的正式谈判随后展开,以乌克兰为筹码,美国人向俄方提出了交换阿拉斯加的建议,这就意味着俄军必须从阿拉斯加撤出,作为交换美军将全部撤出乌克兰。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乌克兰现有的民主政府将何去何从,这个美国人扶持的傀儡政府肯定不可能让俄罗斯接受。作为政坛老手,美国国务卿克里斯非常清楚俄国人想要什么,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战略屏障,任何企图染指的行为都是挑战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敌对行动,必然会引起俄罗斯强烈反应,至于阿拉斯加,虽然俄罗斯非常想控制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头堡,但和乌克兰的得失相比,完全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中立国的斡旋下,双方很快就和平协议达成一致,在美军从乌克兰撤出,并解散乌克兰现政府的同时,俄军将分期从阿拉斯加撤出,阿留申群岛的地位问题,中美俄三方将在俄美和平协议和中美和平协议的框架内谈判解决。双方的切身利益问题达成共识后,有关细节的撤军时间表和其他细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双方很快就签署了正式的和平协议。
美俄乌克兰战争的结束意味着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大战行将结束,也预示着全面和平即将到来,这场几乎波及全球的大战无论从战争规模和战争强度,都不亚于上个世纪那两场世界大战,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这场战争,和以往的全球范围的大战不同,这次大战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较量,围绕着太平洋,欧洲和中东地区,中美俄三个同一数量级的军事大国因为崛起和反制,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作为反对美国霸权的中俄一方,和美国及其全球的盟友进行的生存之战。此战过后,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宣告终结。
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国,中国再次从东方崛起,冲破了美国及其忠实走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封锁和堵截,摧毁了这些国家进行构建的岛链战术,并在强大的反击中彻底摧毁了美国在亚洲纠集的军事同盟,中俄两国紧密配合,共同对敌,通过几年浴血奋战击溃了妄图统治世界的美国,改变了二战以来的世界格局。
在欧洲美国的势力也受到严重冲击,随着美军从乌克兰撤军,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的北约东扩计划彻底破产,继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崩溃后,在欧洲也节节败退,俄罗斯重新把战略布局推回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并直接影响到芬兰,波兰和巴尔干半岛各国,同时法国和德国也在欧洲增加了影响力,逐渐成为欧洲各国的领头羊,两国在战后和俄罗斯合作,企图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不过欧洲的超级搅屎棍英国却依然站在美国人一边,在美国的支持下,拉拢爱尔兰,荷兰,冰岛,西班牙和丹麦等国,坚决抵制法德为首的新欧盟,战后的欧洲国家之间在战略利益上的矛盾依然无法调和。
借助中国的经济支持,俄罗斯在战后的欧洲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和法德两国一起,欧洲大陆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英国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退,而英国人的支撑者美国在战后孤立主义逐渐抬头,国内的矛盾迫使美国的战略决策者们放弃了全球布局的策略,欧洲成了美国人眼中的鸡肋,美国人真正的战略着眼点还是太平洋和中东地区。
中东的格局在战后并没有多少变化,不过伊朗,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形成了行的反以联盟,并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中国则从经济上继续支持俄罗斯和两伊,并通过巴基斯坦和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保持着联系。在南亚和东南亚,中国海空军保持着足够的军力,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军事支持施加影响力,牢牢控制着通过上述地区的海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