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转换(2/2)
比尔中将非常清楚,司令官的固执也是无奈之举,现在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行动已经是骑虎难下,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如果现在撤退,联军官兵已经低落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到那时第八集团军就会彻底崩溃,被俄国人消灭。实际上比尔中将的部队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现在要塞的守军更加强大,而进攻一方的联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伤亡惨重,许多部队的建制都被打残,可是在目前的情形下,无法对进攻部队实施整补,这对战斗力严重削弱的联军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现在战斗力较为完整的就是美三师和第一装甲师,比尔将军准备给这两个师补充一些兵力,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的两个旅已经被打残废,稍加整编后,全部补进美三师和第一装甲师,比尔中将准备把这两个师再次投入对要塞的进攻,他非常清楚海军并不会理会陆军的安危,最多还能停留二十四小时,如果不能在一天之内摧毁要塞守军,失败将不可避免。
虽然成功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了增援行动,并在守军协助下击退了联军的进攻,并收复了大部分失去的阵地,但要塞守军并没有取得主动,联军仍然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虽然他们被增援部队的突袭击败,但主力并没有受损,形势依然严峻。阿廖沙少将重新调整了兵力,两个近卫空降旅被部署在极为重要的要塞核心阵地,马拉霍夫岗高地,原来的装步旅,装甲旅和陆战旅整编成一个混合旅,担任内港防御,外港阵地由于兵力不足不得不放弃,三十八集团军的增援部队作为预备队,空降旅和剩余的民兵部队被部署在要塞西北的防御阵地上。
巴克洛夫中校的特战队一直在美三师的后方活动,他们避开美国人的正规部队,专门袭击运输线和补给品,严重干扰了美三师的后勤补给,不过美国人随后加强了防备,面对全副武装的装甲部队,特战队很难寻找到有利机会。美三师编制内有一支特种分队,隶属三角洲部队,是美军特战部队中的佼佼者,杰克逊少将对俄国人在后方的袭击活动十分头疼,美三师把部分装甲部队和特种分队混编,在抽出陆航大队的一个直升机中队,组成强大的清剿队,专门对付巴克洛夫的小分队。
为了诱出俄国人,美国人组织了一支运输队,再次通过经常遭袭击的路线,前往美三师的驻地,巴克洛夫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圈套,毫不犹豫带领小分队赶去伏击,一支强大的游击队也参加了此次行动。空中一架微型无人机监视着这些俄国人,通过无线数据链,能把这些影像传送到指挥部,杰克逊少将亲自指挥了这次行动。
巴克洛夫中校并没有按以前的方式行动,无意中发现的无人机,让他意识到美国人很可能有所准备,但游击队的负责人却坚持原定的计划,只不过改变了原定的部署,游击队负责伏击,巴克洛夫的小分队担任接应,这不经意的变化最终挽救了巴克洛夫的小分队。
公路上一队联军的运输车队大摇大摆走进了伏击圈,打头的是一辆步兵战车,断后的是一辆轻型坦克,护送的兵力并不多,只不过美国人的举动让巴克洛夫中校有些疑惑,屡次遭到伏击仍然坚持运送补给品,这本身就有些反常。近两百人的游击队从两侧的丛林中发起攻击,一枚反坦克*呼啸着炸毁了开路的战车,但是断后的坦克却躲过了攻击,连连向袭击者开炮,游击队员从埋伏的地方突然冲出,一边射击,一边扑向美国人的运输队。
突然一辆辆运输车改变了模样,解开车衣露出的却是黑洞洞的炮口,一发接一发的炮弹射向冲过来的游击队,爆炸的气浪包裹着泥土和石块四处飞舞,仅有少量重武器的游击队遭到了可怕的屠杀,坦克炮和重机枪像割草一样把一个个冲锋的游击队员击倒,仅有的几挺重机枪和火箭筒刚刚开火就遭到重炮轰击,转眼间就连人带装备炸成碎片,几架阿帕奇直升机从树梢上露出狰狞的面容,30毫米机关炮像一道道火镰把撤退的人群打倒,一枚枚*像蜂群一样倾泻过来,把幸存的游击队员抛进血泊。
巴克洛夫中校的小分队虽然没有露面,但仍然陷入美国人的包围圈,坦克,战车从四面包围过来,顾不上即将覆灭的游击队,巴克洛夫中校指挥小分队潜入丛林,避开美国人的装甲部队和直升机,突出了包围圈,但配合他们行动的空降侦察连却被美国人截在包围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