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澳洲2(2/2)
还没等布鲁斯的澳军做好准备,陆战二旅和独立装甲旅就发起了猛攻,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三个装甲营的坦克战车编成突击群,扑向城内的澳军,担任近距支援的两个武直13中队贴着地面冲向澳军阵地,用机炮和*扫荡着前沿的火力点,从黑德兰机场起飞的攻击机以小编队不间断出现在布鲁斯上空,轮番轰击澳军脆弱的防线。
澳军布鲁斯守备旅隶属澳军第二步兵师,装备有一个装甲营三十多辆m1a3主战坦克,一个炮兵营,八门155*炮,八门105*炮,十二门120迫击炮和十门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两个机步营,四十辆m2a3战车,六十多辆食人鱼装甲输送车,十多辆挑战者坦克,全旅还装备有82毫米以上迫击炮四十多门,唯一的缺陷就是所有的火炮都为牵引式火炮,机动能力较差。澳军装备虽然不错,和中国陆军相比缺乏作战经验,面对占据海空优势的对手,无法施展自己的优势。
澳军旅属炮兵营刚刚开始炮火反击,就遭到中国空军和地面炮火的打击,大部分重炮都被摧毁,失去火力支援的澳军只能依托坚固的工事抵抗。在训练上澳军承袭美军的训练方式,突出火力支援下的防御和进攻作战,对空军和炮火的支援比较依赖。作战刻板的澳军在面对优势对手的战斗中极为被动,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就伤亡近半,澳军指挥官不得不把作为预备队的装甲营投入反击,试图延缓一下对手的凌厉攻势,三十多辆m1a3在战车的配合下杀出阵地,向正在突击的对手冲了过去,双方的坦克和战车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面对m1a3的攻击,中国装甲兵已经应付自如,冲绳战役,越南战役,海湾战役,菲律宾战场,印度战场,美式坦克和战车的性能和缺陷一清二楚,而澳军装甲兵还是第一次和中国坦克较量,可以说毫无思想准备,05式主战坦克140毫米的火炮在六公里外就可以发动攻击,99式坦克125毫米的坦克炮也不逊色,五公里外首发命中率百分之八十,06式战车装备的红箭9反坦克*具有八公里以上的射程。相比之下,澳军的坦克和战车就要处在下风,m1a3主战坦克120毫米坦克炮,五公里外射程可以和99式一较高下,逊于05式,m2战车的陶氏反坦克*只有六公里的有效射程,无法和06式战车较量。这场较量注定是一边倒的结局。在武直13中队的配合下,两个05坦克营和一个99坦克营包围了澳军的装甲营。
两个05式坦克营从两翼插上,99式坦克营向后包抄,06式战车结群正面冲击,向澳军装甲部队齐射红箭*,一个自行火炮连担任火力遮断,掩护战车群的突击,中国装甲兵的战术极为娴熟,刚刚冲上战场的澳军装甲群遭到迎面的*突击,还没有实施反击,两翼扑过来的05主战坦克就发动猛烈攻击,澳军装甲群开始后退,绕到包围的99坦克营又在后面发动攻击,不到十分钟,旷野上到处都是澳军坦克和战车的残骸,出击的澳军坦克营三十多辆坦克全部被摧毁,只有几辆战车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