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陈顼(1/2)
过了新年,就是保定二年。
新年之后开印的第一个大朝会,宇文邕就和群臣商讨了如何兴修水利之事。只因从去年冬就很少有降雨,民间干旱,怕庄稼作物长不起来。
“陛下决定开渠引流,好让农田得以灌溉。”杨坚和伽罗说些朝堂之事,放在寻常人家是不允许的,但是杨坚素知伽罗不同,这些事都愿意说给她听。
伽罗点头,说:“降水全靠老天,这样的确很被动,如果能疏通河道、开渠灌溉,既能避免洪涝时期的雨水排不出,也能缓解旱灾时无水浇田的困扰。”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
一个国家知道重视发展农业,将来的前景不会太差的。
此举受到臣子们的拥护,于是,宇文邕先在蒲州开了河渠,又在同州开了龙首渠。这件事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在另一件事上,却受到了阻挠。
那便是——放陈帝之弟陈顼回国。
“陈蒨有弟弟?”伽罗不知陈蒨有弟弟,更不知这位仁兄还在大周。
杨坚奇怪的反问:“陈蒨为何不能有弟弟?”
伽罗语塞,她印象中,陈蒨是陈霸先的侄儿,那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侄儿啊!要不然干嘛把皇位传给他呢!
见伽罗并不知道陈顼,杨坚便说起了此人的生平:“陈顼今年大约三十来岁,年少时长相俊美,身长八尺。此人勇武有力,擅长骑射,在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时镇守京口。彼时的梁帝萧绛挑选陈霸先的子侄入侍,将陈顼派遣江陵,江陵被大周攻破后,就到了关西。”
虽然陈顼身在大周,但是远在南陈的陈霸先在建立王朝之后,隔空封王,封了个始兴郡王。等到陈霸先去世,陈蒨继位,又晋这个弟弟为安成王。
“既然他在大周作为人质,为何陛下会突然提出让其返回呢?”伽罗很不解,南陈对大周并不能做出威胁,宇文邕忽然对南陈示好,是什么意思?
杨坚沉吟片刻,才道:“我猜,陛下兴许要对北方有所行动,先向南陈示好,即可牵制高齐,亦可稳住南方。”
“北方啊……”伽罗看向院子北面的天空,初春的太阳还带着一股寒意,并没有多少温度。“和突厥联姻的事到底进行的如何了?”
杨坚皱眉:“突厥不好相与,大周与高齐争相拉拢,不过是与虎谋皮罢了。”他展开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准备付诸行动了?”之前光是嘴上说着,现在是真的要求娶突厥公主了吗?
伽罗撇撇嘴:“毕竟,大周的后位空悬太久了呀!”其实关键不在于后位,而是后位上的女人来自哪里。
纵然宇文邕再喜欢李娥姿,也不可能立一个奴仆出身的女子为后。
而宇文邕决定的事,只要不被宇文护反对,就没有做不成的。宇文护才不会去介意一个南陈的质子呢!区区南陈,何时入过宇文护的眼?陛下想要放回去,就回去吧!
陈顼得到赦令,匍匐在地痛哭流涕,哭喊着陛下对他的恩德仁慈,等他回到南陈一定会禀告陈帝,与大周修好,永不犯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