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水陆道场弱质悲喜 (二)(2/2)
“那是在挖池塘。”
“可是我看姐姐的庄子上已经有两个几十亩的池塘了,怎么还挖?”
“那些挖池塘的人都是今年的流民,都是苦命人,逃荒来的。他们衣衫褴褛满身尘土到了庄子上,也不知道有没有身染瘟疫,若是放任他们无所事事、四处闲逛,我也怕出了事。何况‘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老是吃赈济,他们也怕有上顿没下顿的。我这一挖池塘,少说也要一个月,一个月以后,就能确定他们有没有身染瘟疫,也能知道他们手脚是否勤快、人品如何。而他们对庄子上也有些熟悉了,说不定能在庄子上抑或是附近抑或是城里找到活计干,也比日日受那嗟来之食强。而且,京畿附近这十几年来,三年涝,三年旱,还有两年闹蝗灾。多修几个池塘,防旱又防涝,又有水产,京里各大酒楼都收。同样大的河滩地多是沙石,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而挖了池塘,不说那菱角莲藕,就是每年的鱼虾就是上千斤,还有螃蟹龟鲞等,都是好东西,不但酒楼里供不应求,就是我们家里也大多爱吃。”
“姐姐,那边那个是什么?虽然是两排房子,可看着不像是给人住的,又有人出入,后面的池塘也小,还没有半亩地大。”
“那里是鸡舍,前面被山坡挡着了,过去还有鸭舍。我这庄子上鸡鸭极多,都这么养的,不过没有养鹅。”
“这又是为什么啊?”
“鹅的性子悍,啄人很痛,又喜欢吃鱼苗,打理不易,若是养了,那我那些池塘就不要指望有大出息了,所以我的庄子上不许养鹅,也不许庄户们养。就是鸭子也是集中养的,用的特别制作的饲料,不用两个月就大了。还有那鸡舍,我这里的鸡养的特别多,也只有鸡会被放出鸡舍。等过阵子麦子都收完了,还要将鸡放出来,到田里走一圈,鸡吃虫子和草籽麦粒,鸡粪又能肥地。这样的地再略微修整下,又可以种第二季的麦子了。到了九月末十月初,将麦子收了,再放鸡,再整地,还可以种一季豆子。这样子的地肥力不会损失太快,打的粮食还多。”
“姐姐懂得真多。妹妹还不知道原来地还可以这么种呢。姐姐,那边的瓦屋是做什么的?怎么晒了那么多的布?是洗衣裳的地方吗?”
“不是,那里是这座庄子原来的主院,自从我盖了新的别院后,那里就空了下来,现在是一些犯了事儿的官宦家眷住的地方,就好比石老太师家的女眷,现在也在那里。他们的身契都在我的手中,有些不方便的事情,我都交给他们做的。像是给鸡舍培育鸡苗,就是石老太师的孙媳妇杨氏高氏在做。”
“就是那个犯了大不敬的石老太师?”
“除了他们家,还有哪个石老太师。石老太师也是三朝老臣,可惜卷入了义忠亲王的旧事里面,最终落的如此境地,可见为人臣子,事君唯忠是第一要紧的。石老太师犯了事,还有我愿意帮他家眷一把,若是将来我们贾家出了事,也不知道有谁愿意拉我们这些无辜弱女一把免得我们流落到那些见不得人的地方去呢。”
“姐姐,姐姐怎么如此悲观,舅舅是个好的,姐姐也得圣上青眼,怎么会……”
“我们大房虽好,可是当不得老太太和那二房还有东府,利欲熏心,一个劲地往死路上走。”
“姐姐怎么就知道了呢?姐姐年纪也不大,这样的事情大人们应该不会露了行迹的。姐姐又如何知道的呢?”
“妹妹可曾听说过庄公梦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