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永州之战(四)(1/2)
就在房再山大军渡河进攻东卫的时候,功州的十二万大军便东进直奔巴江而来。目的就是要赶在房再山攻破新安城的时候赶到巴江。南卫的七万大军赶到巴江之后,便渡过清河水驻守在了之前房再山大军的驻地。
李俊的军的行程都是在三日内完成的,当新安城,巴江,清河水以东三面将房再山大军围住的时候,四皇子杨溥才知道害怕。
“大将军,我们一连猛攻新安城两日,损兵折将不说,现在更是被唐军三面包围,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先撤军呢?”四皇子杨溥低声问道。
“两日来我们猛攻新安城死伤足有七万余人,现在城中的东卫也伤亡三万余,我们只要再坚持五六日便能攻下这新安城。若是我们这个时候撤军,只怕前功尽弃。”房再山劝说道。
“可是我已经没有五六日给你去攻打新安城了,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四皇子杨溥紧张大怒道。
“此战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不能后退。”房再山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旦下令撤军,李俊必会命令三军压进,到时候大军军心已失,自己只怕也止不住大军的败退。
“你不走,我走。”四皇子杨溥负气离开了大帐,率领三千亲军走南下走邦州返回了洪州,在路上他便想好了措辞。上次来时,杨溥用了十日,这次返回洪州只用了四天便赶了回来,这一路之上杨溥是日夜马不停蹄。他就是要赶在房再山被剿灭之前回到洪州将此事全部推卸到房再山的身上。
就在四皇子杨溥离开的第五日,唐军三面围攻房再山的大军,当吴军得知他们被包围了,军心立刻涣散。晚上已经有成建制的逃兵投降了唐军,特别当于寒向唐军投诚的消息传来,房再山彻底被打蒙了。
“这于寒跟随师父多年,也是从一名小小的校尉被师父一步步的提升到了如今的将军,他怎么就能投诚了?”张小凡在房再山的大帐内苦闷不解道。
“人各有志,我们不必勉强。”房再山颓废道。
“师父,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张小飞为难道。
“说吧,都现在了,还有什么不好说的。”房再山自斟自饮道。
“师父难道就真的没有想过,您如此死忠吴帝,是不是值得?”张小凡小声的问道。
“唉,师父跟随陛下多年,虽然陛下现在变了,但为师却不能有负陛下昔日的知遇之恩呀。”房再山叹息道。
“我们已经有半数的士卒逃走了,留下来的也都是惊慌失措,不知道唐军的铁骑什么时候会杀来。”张小凡也是叹息道。
就在师徒两人喝酒解闷的时候,外面亲卫进来回禀,于寒将军来了。
“末将于寒拜见大将军。”于寒进入大帐单膝跪地施礼。
“不敢当,您已经是唐军的将军了,我怎么敢受您的大礼。”房再山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于寒一眼。
“于寒向唐军投诚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自从于寒见了大唐天子陛下之后,于寒才知道自己前半身都是白活了。”于寒跪在地上言辞恳切的回答。
“没看出来,于将军投降唐军这才几日,便出如此豪言壮语。”房再山冷哼道。
“我们从军为的是什么?”于寒起身问道。
“那你说为了什么?”房再山放下手里的酒杯问道。
“以前我认为只要效忠陛下便是可以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从军原因,那就是为了天下百姓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而可以完成这个宏愿的只有我们的大唐陛下。”于寒肯定的回答。
“你凭什么这么说?”张小凡起身怒问道。
“就凭陛下是大唐的正宗皇室。”只见大涨外进来一个书生打扮的汉子。
“你是何人?敢闯大帐?”张小凡诧异的问道。
“鲁宁,鲁博达。”来人笑答道。
“你就是飞龙卫的军师?”房再山闻言起身问道。
“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