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实践活动(2/2)
“梁爷爷,我来了。中午吃糖醋鲫鱼?……咦,您买的是野生鲫鱼吗?”
老人抬头看到祝浪,笑呵呵道:“小浪啊,今天放学这么早?……这是早上逛路遇到的,乡下的野塘鲫鱼。糖醋鲫鱼刺多,吃起来麻烦;煮汤喝。”
“今天考试,提前交卷了。野鲫鱼煮汤味道甜景,滋补。能不能教我辨认野鲫鱼和家养鲫鱼?”
“刚好我买的里面有3条家养的,便宜些,煮汤味道不好,晚上做红烧的。”老人说着,指指水盆。
祝浪走到盆边,仔细观察。老人收拾好野鲫鱼,也来到盆边,指着盆子里鲫鱼开始解释。
“盆里这三条是家养的,大些;这三条是野生鲫鱼,明显要小些。野生鲫鱼味道鲜美,你等会儿喝汤就明白了。”
“家养的也有小鲫鱼吧?怎么知道它不是野生的?”
“首先看腹部的宽度,野生的窄、扁,家养的宽、肥。你看明显不?”
“嗯,是很明显,人工喂养的鱼也和养猪一样,吃得饱饱的,长得胖!”
“再看眼睛,野生的鱼眼青黑,家养的鱼眼有红斑。看到没?”
“还真是,明显不一样啊!”
“再者看腮,我拨开你看,野生的腮干净、鲜红,家养的腮颜色比较暗,发黑色,有混泥粘着。还有鳞片颜色,野生鲫鱼颜色发黑,略带金属光泽,阳光下可以出现金光;养殖的鲫鱼鳞片灰白,无光泽感。野生鲫鱼的脑袋比较小,而且呈尖三角,由腮部锐减,出现明显弯曲;相反养殖的鲫鱼鱼头比较庞大肥硕,由腮部到头部口腔连接处比较浑圆。”
“从外部一眼就分出来了,梁爷爷,你真厉害!”
“经常买菜的人都知道的,特别是农村人,对这些更清楚。”
“鱼的内面都一样吧?”
“也有区别,破开鱼肚看肚肠,野生的肚肠少且很干净,家养的肚肠又多又肥。由于生长环境和摄取食物的差别,野生鲫鱼口腔内部颜色为白色或淡绿色;相反的养殖的鲫鱼由于长期接触饲料,口腔内的颜色多为灰色或灰黑色。另外野生鲫鱼体形较小,体态修长,游动有力,养殖鲫鱼体形较大,体态偏胖,游动不是那么积极。你用手按一下鱼的身体,野鱼结实有很强弹性,而家养的软一些。”
祝浪一手抓一条鱼感受,惊讶道:“手感真的不一样!有这么多区别啊,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
“这话有道理!喝野鲫鱼汤,晚饭再吃了红烧鲫鱼,你就知道味道是不一样的,野鱼的鲜味要足一些。”
“哦,那我可要好好品尝……”
这时,贝贝在空中飞舞着宣布:“恭喜浪子,运用人体感觉器官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实践活动’任务完成,奖励500个人积分。”
贝贝的身影和声音,只有祝浪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