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帝里繁花 九十回 去路香尘君莫扫 大权在握(九)(2/2)
刘皇后等人失望之极,这时候,朝野又催促刘皇后快定人选先办仁帝的丧事。刘皇后一看到当头行请愿人内阁首辅鲍文同的名字,就恼怒,谁不知道这些人是看李太后的脸色在办事。
若照着朝官的意思选新帝,这人选一定是李太后那边的人。
刘皇后怎么可能让李太后如愿,让出自己手里的权柄。
因而,刘皇后置请立皇储的奏折不顾,继续督促宫人寻找可能怀有龙嗣的丫环嫔妃。
但一个王朝没有未来储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人心不稳,朝野不安,纷纷要求刘皇后速做决定。要不是刘皇后打保票说,仁帝一定有子嗣留下来,连续三朝的内阁辅政们一定自己选人定人。
这天东厂那边递单子给海公公,是不是把那个谋刺仁帝的夷女交给朝中大臣们去发落,这样大臣们就不会总缠着刘皇后要嗣立储。
海公公甚以为有理,刘皇后接获命令,灵光突闪,立即命海公公把这夷女送到海世子府。
因为仁帝的死,刘皇后深知万人殉葬的大坑也没能把李太后的爪牙全部消灭干净,宫里不安全,她把夷女送到李太后的死对头处,那里安全,只要待过两个月,确定这夷女有无怀上龙种,就可以。
事实证明女人的直觉,还是相当可怕的。
刘皇后这一押,赌赢了。
刺杀魏仁帝的夷女,中大头奖,肚子里有了大魏未来的真命天子。
这可让全大魏都炸开了锅,魏国未来的皇帝怎么能够是个杂血的!?死仇北夷人的种?绝对不可以!
形势之火暴,抗议声浪几乎掀翻整个京城。
刘皇后下令,要海世子夫妇保夷女到她顺利生下龙子,刘皇后说其他事不用他们担心,万事有她抗着。
司马昶呸一声,真这么简单,刘家干嘛自己不养。要说这夷女和魏人有杀夫灭族的大仇在,怎么可能愿意帮魏人生孽种。
弄不好,这夷女就会变成池越溪第二。
助养人可也不能硬逼这夷女,如果她真生下个龙子,那她就是未来皇帝的亲妈,谁敢不敬三分。就算生子后再偷偷弄死,日后也免不得被长大的龙子记恨。
这么麻烦又没大好处的事,司马昶是不屑做冤大头的。
他借口顾家琪身体有暗伤,携妻南下,谁也没知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皇后找来找去,又找到一家人,前仁孝和章皇后的娘家,和李太后也是有大过节的。章氏一族没有司马昶那个速度,那个洒脱,被逼无奈接下烫手毛芋。
章家想了很多办法,稳定这个怀有大魏未来的夷女的情绪。
最后,宁晓雪出马,夷女渐渐安定,养大肚皮。
七个月后,夷女早产诞一子:淡黄色的头发,蜜色的皮肤,五官脸廓没有一丝一毫继承魏仁帝的地方。
有人说这杂血的不是魏仁帝的种,刘皇后立即来个滴血验亲,在永廉王等皇族宗室前面,刘后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这混血孩子就是魏仁帝的龙子。
同时,刘皇后下懿旨,请海世子司马昶任摄政王,辅佐年幼的新帝。
事实上,三公主曾为自己的丈夫忠肃公爵爷夏侯雍请过命,就算做不成摄政王,弄个护国大将军王做做,也是挺好的嘛。
刘皇后忌惮夏侯雍握宣同兵权不交,又知三公主、夏侯雍两个脾性,说不定真会干出杀帝自立为王的谋逆事,还不如选海世子安心实在。
因为,他选的世子妃,是顾家的女儿。
顾家是宁死不反的忠良的表率,那一座血与骨的丰碑,任何一个顾家人都不会去打破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