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2)
一支箭矢从耳边掠过,带走了几丝鬓发,但妇好已经不再感到恐惧了,有一种更强烈的情感压迫过来,使她几乎遗忘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她接过武丁手中的缰绳,把轻车带到正确的方向,然后就这样,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丈夫的身体,抖动缰绳,朝向营地的方向疾驰而去。
危急关头,她似乎激发出了源自本能的驾驭天赋。事后想来,父亲曾经提到过的,自己的祖先原本是夏后军中的勇士,最后为夏后桀的逃亡而殉难的传说,或许是真实的,自己体内,或许真的流淌着诸夏战士的热血。总之,仅仅一个上午,她就学会了驾驭马车,并且能够在羌人的追逐中,能够在漫天横飞的矢雨中,安全地驾车奔逃出来。无论速度,还是指向的准确程度,都使痛苦地抚着肩膀的武丁瞠目结舌。
营地派出了接应的兵车,领军的是邢麋。“君王受伤了,立刻送回营去!”邢麋这样下令,却被武丁摆手制止了:“你想让天下人都嘲笑说衣人的君主遇见羌人,狼狈地带箭逃回吗?不,余一人不报此仇,誓不回营!”他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就在妇好的搀扶下爬上戎车【20】,捡起了鼓槌。
“羌人就在前面,他们胆敢袭击余一人,”武丁强忍伤痛,大声喊道,“战士们,为你们的君王报仇,余一人每一滴血,都要他们一百颗首级来偿还!”
邢麋带来的二十乘兵车,车上的甲士全都振臂高呼,以响应君主的号召。武丁关照妇好:“派一乘车,先送你回去。”然而妇好却反对说:“君王受伤了,需要人照顾,戎车很大,多载一人没有关系吧。”
武丁拗不过妇好的坚持,况且也不放心让她单独回归营地——此处距离营地,估计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呢——只得勉强答应了。于是衣人的战车很快就和羌人的散兵遭遇了,先是互相箭矢往来,然后就准备冲锋。
武丁想要擂响战鼓,却感觉受伤的肩膀钻心一样疼痛,一条胳臂竟然举不起来。妇好搀扶着他,接过他手中的木槌:“君王来指挥,妾来帮你擂鼓吧。”武丁无奈地点一下头:“鼓声要沉稳,由缓至急——你侧过脸,看余一人点头,点头一下,你就擂一下鼓。”
于是妇好就在武丁的指挥下,开始指挥她平生的第一场战斗。兵车冲入敌群中,短兵相接,车右的甲士抡起了铜戈、铁矛,还有沉重的手斧。逐渐的,武丁点头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实际需要了,并且他的下巴开始发酸,他的脖子开始僵硬,然而他惊讶地发现,妻子已经转过头去,紧盯着战场而不是自己的表情,她神情泰然地擂响战鼓,指挥着战斗——她自己的战斗。
【20】“戎车”是车战时代的指挥车,上张伞盖,设置金鼓,君主的指挥车就称为“戎车”,而诸侯的则称为“小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