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萌生退意(2/2)
吕布叹道:“曹操、许褚两人携五万强兵攻关,我亲自上关督战,死守数日,终不能守。”
董卓疑道:“我知你兵马不多,胡轸、徐荣难道没有派兵驰援么?”
“胡轸大意,被疑兵所困,调度失措,是以大谷关至始至终无有救兵来援。”
董卓恩养吕布,对外说是与吕布‘情同父子’,可那只是笼络并州军的手段,真要摊开来讲,不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他都更相信胡轸与徐荣,所以闻听了吕布的说辞,他面上神色不变,心中实已起了狐疑。
不过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董卓也不会贸然发作的。他温言对吕布道:“奉先,你今虽遇挫,然曹操、许褚亦非等闲之辈,不用太过在意......,这样,我看你奔行一日,疲惫不堪,还是先去休息吧。等我细想对策后,再召你过来说话。”
董卓一副和蔼可亲的长辈模样,落在吕布这样不怎么工于城府的人眼里,心下顿时大安。
吕布便应诺起身,朝军帐中列坐的诸多文士、将领一一拱手,然后朝董卓拜道:“布先告退。”若无其事的走出帐外。
望着吕布大咧咧的背影,一人起身出列,朝董卓说道:“明公,你如此厚待吕布,将其视若己出,今其失了大谷,竟而状若无事,实在可恼。此子终是久在羌胡,不识恩义!”
董卓看去,却是董越。
董越与董卓乃同族,在天下人看来,他们与吕布一般无二,都是久与羌胡来往,那些士大夫早就把他们看作‘羌胡之属’,觉得他们这些凉州人都是不识恩义的人,可在董越的眼中,吕布却成了不识恩义。
这其中有吕布杀丁原的行径让人不齿的缘故,也有凉州人排挤他州武官的因素在。
董卓斜了眼董越,示意他坐下,不要提这事。董越方落座,又一人说道:“吕布号‘飞将’,并州虎狼也,无论其禀性如何,相国都需要依靠他来控制并州将士。故而我以为,纵然其有过错,相国此时当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话的正是贾诩。
董卓向来觉得贾诩有经天纬地之才,对他的话都是很听得进去的,于是便道:“文和此言有理。”又道:“关东诸侯不足虑,唯曹操、许褚、孙坚三人小戆,今大谷关已失,曹、许二人攻洛在即,不可轻怠。吕布乃我军虎将,当此用人之际,不宜再生枝节,汝等日后不可再妄提此事。”
帐中众人起身应诺。
撇过吕布的事不再提,董卓问计与众,如今大谷关丢了,伊阙关定也岌岌可危,该怎么办呢?
李儒起身说道:“大谷一失,似乎可令胡轸、徐荣二将速率兵回洛。”
洛阳南面的大谷、伊阙、轘辕三个雄关,不论丢了哪一个,敌军都可以至此北上击洛,其他关隘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而在这个时候,显然伊阙关守与不守意义都不是很大。董卓立即同意了李儒的谏言,命人去伊阙关传令,召胡轸、徐荣回洛阳。
李儒又道:“曹操、许褚颇为敢战,如今连战连胜,士气正高,洛阳四周,又有袁绍、白波军等辈虎视,明公,此地不宜久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