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许褚厚赏三军,桥瑁身死战中(2/2)
军中将士不论职位高低,分别得到了不同数目的赏钱,这些钱,有的是许褚自己历任太守悄悄积攒下来的,但大头还是从张直、黄灌两家抄家所得,可谓家底丰厚,皆大欢喜。
却说曹操闻听此事后,嘴角一抽,泛起苦意。他们家本是极有钱的,他父亲曹嵩的太尉一职,当初就是花了无数钱财购得的,只是因为屡次征兵,加且才刚得了颍川太守之实的缘故,如今囊中颇为羞涩,竟是犒赏不了三军。可许褚这样做了,他要是不做,就显得过于小气。没奈何,只能是‘一方有难,八方来救’,七拼八凑的从各处借钱。好在颍川士族此刻十分大方地卖了曹操一个人情,各家出钱‘借’给曹操,好歹是应付过去了。
许曹两军将士得了丰赏,士气更甚。
又过一阵时日,兖州方面传来消息——刘岱、张邈各从辖地出兵数万,联合往击桥瑁,桥瑁最终兵败,身死战场之中。
消息传到颍川后,曹操震惊,许褚暗自高兴。
曹操的震惊,是因为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地这么快,且张邈竟是事先没有同他或者袁绍等好友商量,直接来了个左右夹攻,杀了桥瑁。
曹操因而顾左右而叹:“酸枣诸公,屯兵数月,几无一战,待兵散四归后,无旬月之功,又起内斗,诚不足与谋大事。”
帐中的鲍信沉默无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再说许褚的高兴,非是看到诸侯内斗,又或者桥瑁身死而高兴,他是因为刘岱做的一件事而高兴。
桥瑁死后,东郡无主,刘岱于是委任麾下部将王肱为东郡太守。
王肱的名字许褚未曾听说过,应当非是闻名于世的大儒,当时他问郭嘉、戏忠、辛毗等人,这王肱究竟是何人,竟能得居东郡太守之位。
郭嘉笑道:“此人与主公一般无二。”
辛毗则道:“王肱与刘兖州是同乡,刘兖州起兵之时,他聚集宗族之力,倾族而投,募了千余人马,因此被刘兖州拜为行中郎将,素得重用。”
许褚一听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王肱以前是个豪族子弟,非是世代冠盖之族出身,与自己仿佛。辛毗的意思是,王肱在刘岱军中的地位,就跟甘宁、李通、陈恭等人差不多,是因为带着人马相投才被重用的,非是靠的名望。
刘岱将这样一个人表为太守,跟许褚表曹操为颍川太守区别很大,王肱不过刘岱一部将,此前未曾出仕,而曹操履历丰富,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足以担当二千石。
许褚心想:有了此先例在,日后我表心腹将校为郡守国相,倒是名正言顺了许多......而且我本人的太守之位,似乎也没有那么突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