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我欲大行医道,不知君心归否(2/2)
中平年间的黄巾之乱的发起者张角就是巨鹿人,自那过后,巨鹿就一直是疫病的重灾区,像樊阿这样以悬壶济世为理想的医士,听说哪里有疫病,自然而然地便赶过去了。而当中原起了战乱后,樊阿预见中原地区极有可能又会爆发疫病,便在巨鹿疫情缓和过去的时候马不停蹄地来到颍川,这份操守,确实难能可贵。
“樊君的德操,真让我等汗颜。”许褚叹道,“董贼僭逆朝纲,又致使生灵涂炭,所以樊君接下来就打算在中原行医了么?”
樊阿点点头,“大兵过后,必有灾年。近数十年来,中原、北方各地多次大疫,我忧颍川等地兵祸后又会出现疫病,所以就带着弟子们过来了。所幸听说君侯每次战后都会将战死的双方士卒入土为安,目前颍川倒没爆发疫情。”
正说着,食盒被送进了帐中,现在正是就餐的时候,众人便一齐用过。
饭毕,许褚忽然说道:“君与尊师悬壶天下,在下钦佩。只不过......请恕在下直言,君与尊师的做法有些不智。”
樊阿闻言,心中不悦,淡淡而道:“君侯此言何意?”
许褚不以为意,继续道:“在下的意思,君与尊师既有神乎其技的医术,何不广招门徒,开枝散叶?一人行医,一世或可救数百人,百人行医,一世便可救万人,樊君且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樊阿哑然,他本以为许褚是在奚落他们,正觉奇怪,不想许褚跟他说了这样一番道理。这个道理,他跟华佗又岂会不知。只是自古以来上行下效,上位者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去学什么,那些个良家子弟,世家豪族中人,若非无奈,又有几个人愿意投身于医道一途。
想到这里,樊阿心里咯噔一下,望着许褚笑盈盈的脸庞,忽生起个匪夷所思的念头:难道许褚是要帮他广传医道?
于是说道:“君侯所言,我亦知道,然世之风气,君侯又岂会不知?我与家师固然不会敝帚自珍,但也要有人愿意学才是。君侯且问问跟着我学医的弟子,哪一个不是万般无奈下才从的医?”
谈话进行到这里,帐中皆是心思灵动的人,如何听不出许褚跟樊阿话里话外的意思。郭嘉、戏忠出身寒微,便是许褚当真动了大兴医学的心思,两人亦觉尤未不可。
但像辛毗这样出身较好的士子,心中就难免有所抵触。
莫说眼前的这个樊阿,便是华佗、张机又如何,不入仕途,不学经义,终是登不了大雅之堂。
辛毗旁敲侧击地说道:“君侯,董贼仍在为祸朝野,今时今刻,当还以讨董为重。”
“我知道。”许褚看了眼辛毗,不知为何,辛毗忽觉许褚的眼神似乎能直入其心,竟而使他有些慌乱。又听许褚说道:“然我欲整饬医事,不仅是为了樊君等能救更多的人,也为了让我们的将士能在前线安心作战。将士安心作战,难道不是有利于讨董的好事么?”
辛毗尴尬一笑,只好道:“君侯英明。”
樊阿就此已全然听明白了许褚的延揽之意,心中不免忐忑。
按往常来说,他是绝对不会答应许褚留在军中的,这有违他医者本心。可一来与许褚见面后,许褚表现出来对医者的重视胜过他之前见过的所有达官贵人;二来许褚说的一人行医,不如百人行医的那番话,确实也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拜在华佗门下学医,跟着华佗四处奔走济世,累年所见,均是人间惨状,今日这处大疫,明日那处大疫,凭他们几个人,如何救得过来?
再有就是,许褚的设想虽好,可现实也是残酷的,古往今来,医者从未登堂入室过,没有掌权者的承认、支持,没有符合实际条件的规划,到头来还不是一场镜花水月。
这些话樊阿不好出言相问,许褚一时也无具体的方案,于是又叙了会儿话,樊阿就在军士的带路下先去休息了。
......
许褚有些心急,樊阿一走,他就跟谋士们一块议论这件事。
郭嘉、戏忠等人知道樊阿不仅关系着战后救治伤员一事,或许还关系着许褚能不能跟荀氏拉近距离,故而亦是非常慎重。
戏忠提议道:“欲使樊阿归心,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授其官职,可我观此君,似乎其心不在仕途上。”
辛毗听后冷笑道:“戏君戏言了,樊阿不过乡野粗人,君侯如何能授其官职......”说着,看到许褚投来的目光,辛毗心中一凛,暗道:糟糕,我骂樊阿是乡野粗人,不也骂了君侯么?忙改口道:“授官或可为之,问题在于,无有前例可循。”
两汉朝廷均设太医令,前汉有两个太医令,一属太常,一属少府,太常中的太医主治文武百官,少府中的太医主治宫廷皇室。而到了东汉,却只留了少府的太医令。而郡县之中,亦有医曹,可医曹的地位非常之低,因为你做的再出色,顶了天也就是个秩六百石的太医令,且还转不了行。即是说,许褚要想让樊阿等人登堂入室,那就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他下面那些医者的地位往上提高,并在人数上大大扩招。
制度上的任何改动都不是小事,可以许褚现在的地位,还是有能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稍作调整的。
“元直,如秦畅等医官,现在军中秩俸多少?”
徐庶想了想,回道:“斗食。”
斗食,也就是说跟亭长同级,月俸十一斛。这样的待遇,也难怪读得起书的人没几个愿意从医了。试想,秦畅能被征至军中,他的医术在这一带应该还算不错了,就是这样,一个月也就十一斛秩俸。再比如做到县一级的医曹,秩俸百石,郡一级,秩比三百石,而且医曹不像其他掌权的诸曹,就是干领俸禄,没有油水,且还有一定的风险,谁愿意学医。
许褚终是铁了心要在医事上大动手术。与他竞争的对手们不重视,他重视了,兴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者这件事本身就是有益的。
“我意,先表樊阿为我家丞,军中的医者,秩俸翻倍,那些学徒们亦要有俸禄。至于之后如何对此施为,等来日返回郡中再行商议。”
辛毗大惊,许褚居然要表樊阿为家丞?家丞近似于最亲近的家人,对许褚来说是最好的拉拢人才的方式之一,可他居然把家丞给了樊阿!?呵呵,不知那樊阿知道后,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