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溶洞(2/2)
白水晶的自然形成形状算是相当多的,有最普遍的块状、六角柱状、柱状群生的白晶簇、重叠生长成型的骨干等等。而大部分的白水晶都有包含冰裂、云雾等等内涵物,完全透明的白水晶除非是小体积的(从大原矿直接切磨出来),大体积而又完全通透的白水晶价格较贵而且市面上假货比较多(尤其是白水晶球)。而这里,大多数都是柱状群生的白晶簇。
“我们用来交易的水晶就是从这里开采出来的,你看看合不合适,看中哪些,以后我们就用这些来交易吧。”族长一点也不担心待遇还来到水晶的开采地,之后他自己过来,撇下他们不再和他们交易。这个溶洞很大,整个山体,甚至延伸到地底下。除了最开始进来的空间很宽阔,进入到里面,开始出现很多的小路,有的小路通向另外一个小的溶洞,有的是死路,有的通向外界,还有的至今为止无人知道通向哪里,只知道探路的人所带的物资消耗完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道路的尽头而不得不原路返回。
丛林那么大,所拥有的财富也是十分惊人的,就今天这个溶洞,只是离部落最近的一个,或者说是最容易到达的一个。就他们部落所知道的溶洞,还有好几个,有的更加隐秘,不是机缘巧合很难发现通往溶洞的道路。所以用这个溶洞来测试于海的人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于海拿着手电筒,选了一个查看,对着光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
“老实说这种白水晶在我们那里的储量也是比较大的,不是珍惜矿种,喜欢的人也不算多,不过这里白水晶的纯度还是不错的,我都很喜欢,尤其是这种棉絮多的,我希望主要收集这种。”于海淡然道。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学习,于海对水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前两次都出现过的白水晶。
经过刚刚的仔细观察,大多数的水晶都是透明度都很好,几乎很少看到棉絮,小部分体积较小的水晶里面的棉絮则比较多且形状特殊,有一种自然的美感,其中有几个特棉絮特别多的,里面的棉絮竟成了小动物的模样,这可是大自然的恩赐,十分的少见的。
族长没想到于海会更喜欢这些透明度低里面含有杂质(棉絮)的水晶体。最开始发现这里的时候,他们会收集大块的透明度好的回去送给家里的女人,女儿收到后也是很开心,一些顺带着被开采下来的透明度差的,则被女儿们丢弃在角落里,所以他们对透明度差的水晶是看不上眼的,没想到于海竟然喜欢这些没人要的,没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于海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些水晶,找出水晶里面棉絮形状最好最生动的,做好标记,由部落里面的人帮慢开采出来,以后也都是找类似这样的水晶开采,然后交易给于海。
因为水晶里面拥有特殊形状棉絮的比较稀少,在看到一个特别生动的,好似有一只小白兔蹲在地上吃草,仿佛活过来似的,就连地上的草也显得十分的生动。因为这块水晶的体积比较小,约有成年人手掌长度。于海决定现在就把它开采走,和族长说了一声,就取下腰间的匕首,小心的挖起来,经过一旁原始人的指点,有惊无险的把这块水晶完完整整的挖了出来。找了条备用毛巾把它包起来,小心的收入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