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再出使气氛融洽 到逻些情谊甚浓(下)(2/2)
“自从这玄奘法师归了咱们大唐之后,佛教也在咱们大唐日渐兴盛,这些年陛下和武皇后也是诸信佛教,听闻这五印度佛迹尚存,就让我到这五印度列国代为礼佛一番。”王玄策虔诚的回到。
自从这王玄策出使五印度之后,向文成公主诉说起无遮大会的盛况,已经在她思想萌芽之中有了这崇信佛教的根基,再接着当其第二次出使这五印度又一次威震异域带回佛牙舍利之时,又一次让她对佛教有了这更深层次的了解。
再加上这些年,时常有一些大唐的高僧,以及五印度的僧人,游走与这唐番古道,所以,这向佛之心日渐兴隆,以至于这佛教在这雪域高原之上,也渐渐的开花结果。再加上文成公主,在大唐之时,皇室之间已经有了接受佛法的苗头,所以这一切都让她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当听闻王玄策再次前往礼佛之时,她也是满脸笑意:“如此甚好,只希望这佛陀可以保佑咱们大唐,国泰民安,百姓富庶”
“是呀,陛下和娘娘也是这样一番意思”王玄策随着她的话语回到。
于是,这一行人,就在这友好的氛围中交流这,沟通者,这种氛围,始终是一种融洽的氛围,是一种友好轻松的氛围。这不,当文成公主已经看着也到了这不惑之年的周曾之时,就想起了这小翠。
“翠儿这些年可好,自从你们上次一别,虽说时常有书信往来,可是却未曾见面呀!”文成公主,看着端坐的周曾,依旧是大大咧咧的样子,于是就向他问起了小翠的近况。
这些年的小翠,过的很好。一方面自从和周曾喜结连理之后,再次回到长安,生活也安逸了很多。另一方面,也为他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至如今一个五岁,一个七岁。所以,这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很是不错。
当听闻公主问起之时。这周曾赶忙回复到:“多谢公主挂怀,翠儿这些年都很好。去年您在书信中提起,说公主您的手在高原上受不了这严寒的气候,冻裂了已经。趁着过年后,没多久,陛下赏赐下来一张熊皮,所以,她就特意给您做了一双熊皮手套并且让我给带来了,这到天冷的时候戴上,这手就好多了。”
说话之间,这周曾随即就拿出了这翠儿做的一双颇为精致的熊皮手套,呈送了上去。当文成公主,接过这一双饱含深情的手套之时,顿时不由自主的涌出了丝丝泪水,这份泪水不仅仅是对曾经姐妹的一种爱戴,更多的也充满了对故国的一份怀念,毕竟在这大唐还有一个这么思念她的人……
“替我谢谢翠儿,这次你们回去了,待我向她问好,你这大大咧咧的人,可一定要对翠好好的呀”文成公主,不由得就说出了这样一份掏心窝子的话语。
这句话不仅贴心,更是体己话。但见这周曾也是颇为感动的连连答谢这文成公主的一番美意。
于是在这浓浓的深情之中,拉过家常之后。这王玄策随即就端端正正的呈上了这高宗李治,所书写的国书。按照外交的惯例,达成了这友好融洽的两国气氛……
这唐蕃关系,自此之后,算是更近了一步……
编者说:文成公主在感情上是不孤独的,孤独的也是在政治上那一抹难以抹去的伤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