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喜讯(为书友王大能的打赏加更)(2/2)
永梁心中也是非常惊奇,前世的时候,姜洪亮确实是进了监狱,号称“南霸天”的姜庆岱自从儿子入狱,也得了脑血栓一病不起,此后姜家就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辉煌。难道这也是自己重生给姜家带来的变化?
“不用谢我,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他能有今天,外力的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他有了上进之心,内在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永梁说道。
“理是这个理,但没有外力的作用,他内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再说,照我妈那样的溺爱,他心里会起积极的变化?怕是适得其反。惯子如杀子,一点都不错。所以,我还是得感谢你。”秀莲倒是脑子非常清醒。
“嗨,说得这么生分。还是那句话,这是天意,也是各人造化,我可不敢居功。”永梁说道。
……
十四大胜利闭幕,从京城回到潍青的许文全立即召开了常委会,传达十四大会议精神。
传达完会议精神,许文全兴奋地说:“同志们,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分组讨论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咱们省的讨论,在会上我做了发言,根据省委领导指示,我重点介绍了长辉县搞蔬菜大棚的做法,并把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汇报。没想到中央领导非常感兴趣,当即表扬我们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意识强,希望我们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成绩。”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众位常委都激动地鼓起掌来,特别是张文燕,自己主持的这项工作能得到中央领导的首肯,这是莫大的荣耀啊,心里能不激动?
许文全待掌声稍歇,接着说道:“说到这里,我要重点感谢一下张市长,她上任时间不长,一到任就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第一天就发现了长辉县三才村搞冬暖式大棚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做法,并迅速形成自己的意见,促成了长辉县蔬菜产业化。这个事不仅说明张市长有出色的执政能力,更说明了她心中装着老百姓。从她到任才多长时间,到现在才二个月吧?而长辉县出现大棚菜这个事不是张市长来了以后才出现的吧?为什么其他领导就没有发现这个亮点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啊。”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段时期,中央、省里,以及有关部委甚至科研单位,都会对长辉县蔬菜产业化的事更加关注,我们市委市政府,要在深入学习十四大报告的同时,密切关注并积极配合长辉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化工作搞扎实。”
许文全说到这里,看向张文燕,问道:“张市长,请你讲一讲。”
张文燕此时已经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她优雅地拢了拢短发,不紧不慢地讲道:
“听了许书记传达的十四大会议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对我市蔬菜产业化的指示,我感到很兴奋,也很激动。这说明,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的工作方向是对的,市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刚才许书记表扬我,说我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这我可不敢当。这件事之所以这么快地推开,我觉得应该感谢市委、王大义还有德高集团。市政府是在市委领导下工作,没有市委和许书记的支持,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下去,更遑论这么快。王大义同志担任三才村支部书记十四年来,顶着冷嘲热讽,砍掉三十五亩庄稼,搞大棚试验,成功以后,没有藏私,手把手把技术传给村里人,再辐射到邻村,这才有了三千个大棚的规模。第三个要感谢的是德高集团,他们在没有任何企业和个人敢于投资这个产业时,毅然出手接下了这个事。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德高集团的产业很广,盈利能力都很强,人家是看不上蔬菜这点利润的,那为什么还要接手?就是人家孙总说的,作为企业家要有百姓情怀,致富不忘乡亲。这个产业不赚钱她也要做,如果老百姓在这个产业上挣了钱,她说她就赚了。德高集团已经投入一个亿,后期还要投资二个亿,可要回收成本,估计得用十年甚至更长。这样一个良心企业,来到我市投资,的确是我市人民之福,难道不应该感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