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烈神演义 > 第六十一回 三教纷争由来久 西教大兴中原地

第六十一回 三教纷争由来久 西教大兴中原地(2/2)

目录
好书推荐: 掀起变革的魔法师 都市圣医 穿越到现代大唐 薇山王朝之女妖成群 黑种觉醒 重生九七当军嫂 武当掌门 六万年之后 攻略小萌妻 交际时代

披坚锐,畅酒引豪歌,朝天贺。

战旌指,举高戈,披靡处,疆土拓。

挥师入中土,声名显赫。

莫探波涛腾天起,

胸有乾坤稳中坐。

看三界,唯谁最广大,弥陀佛!

其实佛家传法中土,早在数百年前司马晋朝、南北十六国时期,便趁着天下大乱,儒道不兴之时东传,而道家、儒家与佛家争端已久,只是道家与儒家同生中土,相辅相成,虽然有异,但若那佛教乃是番邦异教,因此佛家大盛之时,儒道必然合力抗佛,若是佛家衰微之时,道家、儒家必生嫌隙。因此三教争端,虽是不容水火,却也不会赶尽杀绝。早在鲜卑族建立北魏之时,道家弟子劝谏国主拓跋焘灭佛,凡五十岁以下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无论王公庶人一律禁止私养沙门,若有藏匿,诛灭全门,后因寺院相助起义军,下令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此为太武法难。后鲜卑族北周时,国主宇文邕曾辩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引得当时众多佛家弟子不平。六年后,宇文邕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那道家虽被震慑,佛家却是首当其冲,四万寺庙被毁,三百万僧尼还俗,只是不杀僧侣。至大唐人主李炎时,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遂杀天下摩尼师,令僧尼中违戒者还俗、没收财产。命五台山、普光寺、五台寺、法门寺等供奉佛骨之处,严禁供养,倘有弟子送一钱者,背杖二十,僧尼受一钱施舍者,亦杖二十。后令五十岁以下僧侣一律还俗,天下拆毁寺庙四千六百所,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寺院铜像、钟磬、金银铜铁一律归公。然佛家亦是三界之气,儒道二家都不忍赶尽杀绝,何况人主?但凡杀戮太重,必然无有福寿之报。那拓跋焘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尤善用兵,只不过因杀戮太多、刑罚残酷,四十五岁时便被常侍杀害。曾力谏拓跋焘灭佛的宰相崔浩亦因藐视胡族被腰斩。那宇文邕摆脱旧俗、整顿吏治,致使国势强盛,只不过三十六岁便病死京中。大唐李炎改革弊政,引领会昌中兴,却三十二岁崩于含风殿。

三武帝灭佛之时,并非仅佛家受戮,无数无辜百姓受到牵连,贪官污吏趁机敲诈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历次均引得佛祖大怒,遣下重兵,意欲东山再起,但此时李成道眼看百姓民不聊生,严令手下兵将,严禁西教徒众进入中土。那凤鸣山山兵,不似天庭人马唯利是图,因此佛法一时难以东进。有西方大势至菩萨再劝佛祖传法,佛祖言道:“那通明、兜率、恒元虽然相互掣肘,但毕竟同根一气,我等始为外教,若逼得紧了,三处自然同心抗我,不如就此偃旗息鼓,不入东土、静待时变,那三处必然生变。想那中土之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待三处生乱之际,我等便可伺机而动。”因此数百载之间,佛道二教并无征伐。

而如今北海之妖遁出之际,天下大乱,佛家趁机而动,一举进入中原。佛家鼎盛,道家微弱,青牛大仙此时下界,倒也有几番深意。老君上报玉皇,玉皇恩准,特地将青牛大仙投在李存勖府上,意图重振大唐。但转世的天官疏忽,未将青牛大仙之魂投往大名,而是投往洛阳夹马营禁军头领赵弘殷府上。太上老君得知,心中愤懑,但木已成舟,只得又命清虚处士陈抟相与看护,并遣下诸多弟子转世成为石守信、杨业、呼延赞、潘美、高怀德、赵普、王审琦、曹彬、寇准等一众佐佑青牛大仙,并让人曹官传旨人间“擅杀牛者,按律斩刑”,因此宋朝牛不得杀。那青牛大仙便是后来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青牛大仙常年听讲老君真经,自是崇尚仁德、不近女色,但成为一朝天子之后,毒害了张仙转世的孟昶,霸占了李贞英转世的花蕊夫人,想来也是因果循环罢了。

书中暗表,青牛大仙转生之后,玉皇大帝见道家众仙纷纷下界佐佑,恐事与愿违,特旨北极战神转世投胎,亦投到夹马营赵鸿殷家中,成为赵匡胤胞弟,是为赵匡义者。后避皇帝讳,改名赵光义。赵氏兄弟年幼时家贫,其母曾将二人挑于筐中,清虚处士陈抟见了,便直言相告,称天下定矣,那前后筐中分明是两盘龙。后暗中相助二人,成就了天子伟业,并略施小计从赵匡胤手中赢得了华山作为道场。那陈抟左右逢源,因此被大宋甚为倚重,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后人仿诗赞曰:

四辞朝命懒为官,逍遥孤马定华山。

心慕白云闲野鹤,春秋一梦八百年。

正值老君忧伤之际,佛家大举进入中土,太上老君不禁愤恨,乃传诏众弟子灭佛。当时周国皇帝乃是郭威,因其内侄柴荣幼小便在其府中长大,收为义子,后郭威两个亲子及在京家属皆被被沙陀族皇帝刘承祐害死,郭威叛乱,建立周国。三年后驾崩,义子柴荣得以继位,柴荣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致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后受命灭佛,下诏禁止私自出家,不许建寺院兰若,否则严刑。后拆毁未受敕额的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民间私藏五斤以上佛像、铜器的,一律处死。

那佛家自知有此一难,亦在寻求解救之法,见北海遁妖、穷奇乱世,知老君、玉帝与李成道之间必然有所纠纷,如今青牛大仙转世,行了一招险棋,当年赵匡胤出生之时,红光满室,异香扑鼻,经久不散,长大后容貌威武,刀枪骑射,无所不精。因而四处游历,寻师拜友。一日天晚,赵匡胤在游历襄阳途中无处眠宿,便在一寺庙里住下,却不知那方丈便是西方大势至菩萨所化,盛情款待于他,并为其看相。言道:“壮士前世为神,今世本应做得人王地主,却不想只投在武功世家,虽是日后可拜将封侯,却不过区区人下。想那天庭纷争已久,壮士虽不知前世之事,却也深谙官场之道。壮士虽然是道祖心腹,却怎奈老君亦不能护佑壮士周全,否则必然不至降生在人臣之府。壮士百年之后,必定不能在天庭腰金衣紫。壮士若是能匡扶弊教,弊教定当襄佐壮士一统天下,到时青史留名,万古传颂。待壮士千秋万岁之后,弊教在灵山为壮士舍下护法菩萨尊位,永享极乐。”赵匡胤心动,决意护教。那方丈便将所有家资付与赵匡胤,令其往北而去。赵匡胤听命,投在汉国枢密使郭威帐下听用。后来郭威称帝,赵匡胤一路攀升,至柴荣一宗法难之时,赵匡胤已然是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道家见是赵匡胤在柴荣左右,自然放心,却不想西方大势至菩萨再寻到赵匡胤,命其趁柴荣身死,皇帝幼弱之际夺了柴家的江山,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先后占荆湖、灭后蜀、平定南唐、吴越、南汉等国,最终中原大部一统。西教佛家因此得以喘息,见大宋繁荣开明,便多遣大德高僧前往中土,赵宋并不排斥,尊三教并立、崇百家争鸣,因此大宋文化兴盛、盛世空前。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见了佛家在中土鼎盛,自思天庭必将责难,又想起当初奏了一本,李成道不仅无罪,反而加官进爵,更是不平。玉帝见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愤懑,乃升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位在其他四御之上,复命武德星君速择选贤德上将再入恒元宫,担任三公之职,以制约、监察李成道,勾陈大帝方才心平。不想那李成道并未将勾陈大帝弹劾之事放在心上,朝议相见,更加恭谨,令勾陈大帝倒有些不忍。而武德星君选拔人才倒是不顺,那些天官此时却再三推诿,不愿赴任。正是:胸无点墨登高位,无可利用便祭刀。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新书推荐: 神级刺客,我有一支动物杀手队 助你修行说我废,离婚返还百万倍! 骑砍之挽天倾 从家族种田到土德星君 高武:我的体内有棵天赋树 玄幻:我继承了六十万两杀身祸 洪荒:我,先天葫芦藤,开局暴打三清! 仙武大唐:我的游戏角色成真了 艾泽拉斯之光铸奎尔萨拉斯 洪荒:穿越成河,时空长河也是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