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和我经纪人谈(2/2)
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区域,所有的电影都会被分为两类,一类叫独立电影,一类叫商业电影。
所谓的商业电影,并不是指商业类型的影片,事实上,商业电影也有文艺片,也有邪典片,甚至连纪录片都有,当然最主要的门类还是商业片。
所谓的商业电影,是指由大型电影公司筹备、电影公司投资,电影公司出品、电影公司发行的一切类型电影。
而与之相反的独立电影,则一般都是导演自己找投资商,自己筹备拍摄计划,自己参加各种电影节,自己想办法出品发行的电影。
独立、商业,很明显的区别。
举个最简单的列子,冯小刚算是顶起了华谊的半壁江山吧。冯导在华谊拍的所有影片,不论是主旋律的《集结号》,还是后来这部打擦边球的《芳华》,就都是典型的商业电影,虽然从类型片上看,它们并不商业。
而假如有一天,冯导和华谊闹翻了,自己出来独立拉投资,拍电影。
即便他拍摄的是《天下无贼》或者《非诚勿扰》这种纯商业片,他也必然是一个独立电影导演,而并非商业电影。
敬元良就是一个这样的独立电影导演,说实话,拍摄独立电影对新人来说是好事儿。
因为,为了卖一个高价,独立电影总会被导演和制片带到各种各样的影展去参展。几十个影展逛下来,保不齐你这个新人,就在哪个影展幸运地得一什么奖,再不济也能跟行业内混个脸儿熟。
这对于古郁来说,当然有有益无害的……
很快,小舅子制片人就带着新鲜打印出来的合同赶到了。
签合同之前,李才先仔细的,一丝不苟地帮古郁审阅了一遍。他太清楚这些人了,混这行的人心都忒特么赃,谁知道合同里有没有什么陷阱啊。
一条一条逐一翻遍了所有条款,还好,老敬这人还是挺靠谱的,没玩儿什么脏活。见此,李才也就没再多事儿,赶紧让古郁签了合同,早定下来,早利索。
古郁心里比他急,接过合同之后,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给签了,乐的跟捡了一大钱包似的。骗子就专门骗他这样的傻子,他也不怕这万一要是李才和敬元良设的局的可怎么办。
“万幸吧,他要不是傻子,自己也骗不到他呀!”这么一想,李才顿时便释然了。
合同签好之后,两人又在敬导的办公室里聊了一会儿,聊了聊角色以及之后拍摄的一系列问题。
不过敬导还是很忙的,几分钟就一个电话,办公室的门也时不时会因为各种事情被敲开,所有事情都要由他来做决断。
见此,李才和古郁两人也没敢久留,怕耽误人家正事儿。待了十几分钟后,很快,俩人就找了个由头告辞离开了。
敬元良也没留,把他们送到了办公室门口,自己就回去了。
恩,就送到办公室门口,连工作室的大门都没出。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知名导演,自己是个无名小卒呢,李才表示非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