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注册版权(1/2)
流浪歌手谭轩无比差异的望着李杰,心中的震感久久不能平复。
那撕裂性的音浪,大气的旋律,成熟的曲风,酣畅淋漓的吼出每个毛细血管里的荷尔蒙。
就像几万伏电流在他身体里疯狂的蹿动,都快要给他燃爆了!
为了在滨海立足,谭轩听过不少摇滚乐,有在酒吧现场听的,也有在录音机间听的。
他也听过很多牛逼到的演唱,见识过很多大牌的歌星,但没有哪一个像现在这样震撼他,撕裂他,感染他!
直到这时,才明白,音乐改变人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就像知道海浪的翻涌能够让人迷失,就像坚信迪伦的歌声可以把人塑造。
这个素未平生的年轻人,披上摇滚的铠甲,就像变身成了响彻国际的天皇巨星,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是爆炸性的,令人撼动,热血沸腾!
谭轩被刺激着都想和李杰一起去嘶吼了,祭奠那曾经逝去的青春......
这是李杰第一次唱这样的歌,也是他第一次这样玩命的嘶喊。
就像坐上了一架冲向蓝天的波音战机,他心中压抑许久的情绪全被带出来了。
伴着激昂的琴声,一曲唱罢,他过瘾的唱出了一身的热汗!
等到最后唱完了,他才幡然醒悟,刚才的情绪放的太开了,没有把该收住的地方收住,甚至到最后情绪都没收回来。
这首歌的主旨抒写当代普通劳动群众在城市边缘、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生存挣扎、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现状的作品,以摇滚性的悲情和呐喊冲击人们心灵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而李杰刚才声嘶力竭的呼喊,沙哑和撕裂的声音带出的是绝望,妄图让极度的积极向上在极度的悲观中浴火重生。
从这激昂但冰冷的旋律中看到的唯一希望就是“春天里”。无论他如何坚定的追忆和寻找迷失的自我,都让人感觉是如此的空洞和乏力。
是不是不如意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以至于侵蚀了他太多的梦,仅仅留下一些“春天里”的美好。
不是出于本意,却唱出了他的另一种“真实”?
一首《春天里》,李杰整整唱了八遍!
很夸张吗?一点都不夸张!
海滨地铁站可谓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又正值晚高峰时段,地下通道里的行人当真是川流不息,听完一波又一波,简直是欲罢不能。
海滨近千万人口,至少有一大半是外来人口,他们没有海滨的户籍,也买不起本地的房子,每天挤着地铁来来往往,为了生活和理想打拼的人们,多在其中。
而这首《春天里》很容易引起了行人的共鸣,谁不是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谁不渴望获得成功,又有多少人曾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往事,没有谁不曾在现实面前撞得鼻青脸肿过?
直奔主题的歌词把我们带到懵懂的青春,不再讳言自己因为年龄的增长对很多东西已经开始看淡了形而上的抽象,而开始追求真实的生活和回忆过去。
就像歌词中写到的一样,没有恐惧,没有欺骗,没有冰冷的背弃,没有信用卡,没有股票,也没有ipod。
我们是那么年轻,那么诚恳,无助却又无畏的呼喊着,追逐着,梦想着我们的梦想,欲望着我们的欲望。
你拥有的正在让你失去,你失去的却永不再来。
或许你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中年危机”,但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和感悟。
这也是摇滚不同于普通流行音乐的独特之处......
刚开始的时候,围着李杰听歌拍照的都是普通的路人,慢慢的来了不少也在地下通道里卖艺卖唱的“同行“。
他们全都被这首《春天里》给狠狠震惊了一把。
惊讶的、好奇的、不敢置信的、怀疑人生的…
但无论信或者不信,“同行们”对这首歌的共鸣更加的强烈,对歌声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有着更多的感触。
就像李杰歌唱的,是他们的人生!
而此刻的李杰已经忘我的投入的歌声里,唱完一遍又一遍,并且唱得越来越出色。
他不会刻意地炫耀自己所拥有的演唱或者弹奏技巧,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