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读心(上)(2/2)
身临其境式的画面说来简单,但是这样的场景包含大量细节——譬如,人们可能记得自己曾经身处昏暗的密林之中,但恐怕难以记起自己脚边的草长了几片叶子,上面又有一只什么虫子爬动。
人们自己也含糊不清的东西,在记忆里自然也模糊一团。况且人们的记忆本来就是以重要事件串起来,表现成一幅幅画作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浮士德细心观看墙上的画作,看了一会,大概捋出了顺序——大体上是此地向前越靠近自己的记忆越久远,离自己越远的图画意味着越接近现在的时间。
他降临的地点恰到好处,左近就是镇长年轻时候的记忆。浮士德跳过一些和此行无关的日常生活,很快就找到了镇长那一次噩梦般的历险。
第一幅画面积很大,几乎有半人高,方方正正,画框是带着树皮的原木,透出一股活泼泼的野性。
这幅画笔锋细腻,只在画中人物的关键之处通过线条勾勒,其余部位往往是用鲜艳浓烈的色彩厚涂而成,背景更是用各种轻快的色块草草拼凑起来。
画中总共有五个人,其中个子最矮的一人面孔也最为清晰,和镇长有八分相似,恐怕正是年轻时的镇长。除他之外的四人都面目模糊,但是各有鲜明的特征。为首的一人最为高大,肤色被涂成红色,他身后的三个人身材差不多高,一人头发花白,一人缺了一只眼睛,还有一人脸上有一道疤痕。
背景是一片浓厚的绿色,其中混杂着错综复杂的褐色长条,应该是一片树林。在五人周围,树木呈现出鲜艳的翠绿色,甚至还画着几朵小花,但是离人物越远,树木就越显得张牙舞爪,最后树冠连成一片墨绿,到了画的边缘,甚至涂成了漆黑色。只有一条鹅黄色从五人脚下延伸到远处,越来越细,最终隐没在墨绿之中。
浮士德粗略的浏览过前面的画面,大致知道这时马鲁拉小镇还只是个无名的伐木工营地,他们五人应该是探索新林场的小队。
为首的那人皮肤呈红色,应该是密林中的土人,但在画中却和身后的人一般打扮,而且看起来还是个头目,看来当初他们和伐木工关系融洽,甚至可以说亲密得如同一体,不知为何现在却形同陌路?
浮士德继续看了下去。接下来的几幅画大同小异,依然是方形,只不过边框的四角被磨圆了,树皮也已经剥去,木质呈现出油亮的颜色,似乎被摩挲了很多次——这意味着这段记忆经常被主人记起。
这几幅画画风和之前并无二致,五人一路上偶尔开开玩笑,颇为愉快,仿佛此行不是为了寻找林场,而是游山玩水一般。脚下的黄色线条时而粗时而细,但总是存在。
由于画面缩小,背景一直局限在那翠绿色的范围内,只在边缘处露出一两条张牙舞爪的树枝,或者是扭曲干枯的藤蔓。
但是好景不长,越过这几幅画,下一张图画陡然变异——翠绿色消散无踪,那一片净土依然消失,五人直面墨绿色的森林。此时,所有的枝杈和藤条都连接在一起,墨绿色的树叶仿佛是一片乌云,悬浮在五人的头顶。
脚下象征道路的黄线已然消失——他们迷路了,迷失在孤立无援,昏暗而诡秘的密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