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周王朝 > 第十二回季历悟道三道七策商帝武乙赐立岐邑

第十二回季历悟道三道七策商帝武乙赐立岐邑(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宋遗民 大明血裔 道士称霸NBA 万界最强佛主 星外纪元 修仙爆笑团 无穷重阻 重生之为你而来,蒋少忱 器之传 娇妻难宠,黎先生请接招

司徒梁醇接着说道:“三苗也发生战争,陇西和陇北也发生战事,这些战地都在我周地附近。

司空归心也说道:“目前的战火没有烧到我周地,是因为我周地之边缘有大商之侯国封地作屏障,如没有这些小国挡在外面,战火也可能会蔓延到岐山来,因为到内地,必出岐山之地。”

太史风不骇干咳了一声说道:“我们现在是在大商的腹地,在大商的腹中,充分发挥四周之地的属国联盟的作用,西部是嬴,我们联姻之国,西南陈,我们联姻之国,如果我们能与南边的井、扈在联盟,就无忧了。”

司马季历说道:“唇亡齿寒,我们周边的情况大家心里也明白,虽然战事一时不会到我周地,嬴邦地在我西南边,陈地之西是邽方和西羌族,我们西边的凤翔雍州之西是绵诸戎,凤翔雍州之西北是夨(ze)方,夨国的北方昆戎和彭方,我们的北边麟游杜地之北是黑河流域的阮、密、共三国,北面还有义渠戎和鬼羌诸国,南边秦岭之南的褒国,褒国的西南边是氐羌族,东边是大商的封国程方,云阳国,桥国,渭水之南岸还有西井、邰方,骊山诸邦。大家想想,要想安宁,要怎么样才行?何况佣兵只能应付周边小的诸侯国,和强大的大商帝国无法对抗,我们和大商帝国不在一个级别上,在大商的四周包围中的地方独立称王?大商会怎么想?让你在他的腹中强大,长期让你肆无忌惮的发展,大家觉得可能吗?我们需要生存空间,于其冒着大商打击的风险发展,还不如低头------,要想安宁,必须要与大商取得联系,与大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才可以保障周的安全,在大商的保护下我们周国积聚力量,奋发图强,让百姓再过上平安的十年,二十年,让周国正正的得以发展,何去何从,望父王定夺。”司马季历把周边的形势分析的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发毛,季历不是在故作玄虚,是真的面临着选择。

周王又一次的走到人生的岔路口,人生的又一次的决择,何去何从,周王心里明白,不管是联盟还是称臣,联盟称臣以后就不能再独立,再独立就是背叛。不称臣就会有挨打的可能,称臣才可以保障周的安全,才可以在大商的保护下不受他国的侵犯,才得以平稳发展。称臣,利大于弊,兴百姓之利为正道,不能任性私为,不能为称王之私欲而不顾一切代价去和大商相伐,不能带百姓走进泥涂火炭之中,何况与大商联盟,百姓得益匪浅,与商的文化再一次的大融合,周国少走弯路,可以迅速改变社会落后的状况,与大商朝同步发展。周王考虑再三,决定联盟或称臣。

周王说道:“本王决定联盟,仕商。”

司农泰伯说道:“联盟那是开始,后面必然仕商称臣,称臣之后,平安发展,再过十年,老百姓们就会有余粮七到十年之余量,如果平安过二十年,老百姓们就会有余粮至少十年到十三年余量,国库就可有可支配的余量粮食可达三十年之久。”

内廷总宰仲雍说道:“仕商的基本条件是上贡,上贡的数量为百分之一,按照现在的政策,十年半公田的话,赋税为百分之五,减去上贡百分之一,还余百分之四,十年之后,无优惠政策,赋税达百分之十,减百分之一,还余百分之九。”

“既然决定与商联盟,谁去前往出使联系?”周王问。

太史说:“因此事体大,相宰比较合适出使此命。”

相宰马驰说:“臣愿往。”

“好,就相宰前去吧。”周王姬亶决定。

众人散去,相宰马驰回去准备出使大商。

相宰马驰的师兄弟有二十几人都在大商朝都为官,关系都不错,相宰为每人准备一份厚礼,为商帝武乙准备好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是师兄弟们为其开得清单,包管武乙开心,商帝高兴事情就好办了,这叫朝中有人好办事。

结果是如其所预料,商帝武乙特高兴,大夸周王会办事,商帝武乙接待了相宰马驰,表示:全力支持周王的发展,加强双方的密切联系,建立友好联邦,双方联盟对外,为西部的稳定局势,做出必要的担当,并希望明年来得时候,双方能进一步的深入的建立密切关系。商帝含沙射影的,意味深长的暗示周王,明年称臣,不再联盟,按时朝贡。

周相宰当然明白,并坦诚地表示,愿意进一步深化双方亲友般的关系,为天下百姓带来福祉。周相宰马驰首次出使大商,算是圆满成功。周国与大商有了联系,并建立了友好联盟关系。

第二年,仍然是相宰马驰为使,出使大商,这次马驰想,上次商帝武乙已明确暗示称臣朝贡,这次出使就是要朝贡了。于是,马驰除和上次一样为师兄弟们带去厚礼,为商帝武乙准备大礼,顺便把朝贡的物资一并带去。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前去大商都城亳邑出使与朝贡,大商都城刚从殷地迁都到老都城亳邑才一年,城市还在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中。大队人马刚到亳城,早有马驰的师兄弟们上报商帝武乙,为周王说了不少好话。拿人钱财,为其说两句好话,美言几句,不花成本,何况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谁都愿意干。商帝武乙一听周王朝贡,很开心,觉得周王姬亶很上路,马驰会办事,大商朝又多了个来朝贡的方国,商帝倍加高兴,这是自己登基第二年,就有外方方国主动来朝,觉得这是自己的天威所致,吩咐按正规朝贡程序接待,因为是首次朝贡,特安排朝贡特使使节接待程序,并于朝堂之上嘉奖来使。

朝堂之上,商帝武乙尽然说:“周王为何不亲自来?朕还准备封赏他呢。”

马驰一听出乎意料,赶紧回道:“没有商帝的召见,周王觉得怎好蓦然前来朝拜。”

商帝武乙一听此话,说道:“周王很明事理,明年来朝,诏周王姬亶亲自前来,朕要封赏他。”

马驰上前拜谢,口称:“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不是周王姬亶不召见就不能来朝,因为他来了就没有退路了,如果只是来朝,而不封臣,双方还是联盟关系,一旦受封,就是称臣关系,现在没办法了,商帝武乙当众亲口召见,还要封赏,没有退路了,姬亶只好前去受封称臣了。

公元前1145年,商帝武乙三年,周王姬亶在相宰马驰的陪同下,带着比去年朝贡两倍多的朝贡物资和礼品,前来大商都城亳城朝贡,这次朝贡是做好充分准备而来。周王第一次来大商朝,当然要有面子的同时,还要拜访很多同僚,为以后做好铺垫,拉好关系,建立同盟战线,所以带得东西特多,到商都亳城后,天色已晚,就住在行苑里,等待第二天商帝武乙的召见,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朝,商帝武乙召见周王姬亶,姬亶应召来到商朝大殿中,大殿上面,商帝武乙精神抖擞的坐在大殿宝座上,等待姬亶朝拜,众臣列于两侧,人数众多,看来今天没有缺席的,姬亶走到大殿当中,行大礼,高声说道:“岐山之民姬亶前来拜见天子陛下,祝天子陛下福比天齐,永寿安康”。

“姬亶免礼,你能亲自前来来朝,朕非常高兴,为嘉奖你为本朝所做的贡献,朕特地要封赏你,你所在之地为岐山之地,岐山在黄帝之时,就出了位神医岐伯,岐伯就住在岐山脚下,岐伯是黄帝的重要大臣,你也将是朕的重要大臣,朕就封你为岐邑侯,公爵,世袭罔替,都邑岐阳;听说你先祖圣母姜塬之墓和始祖后稷之祠庙在武功之地,朕把武功你祖庙之地也一同封于你,以奉祖祀”。

“谢天子隆恩,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姬亶下跪行大礼。

从这一刻起,姬亶正式成为大商的一员,加盟到大商帝国的大家庭之中,从此,不再担心受外境侵略,不再为安全而但心受怕,有大商朝的强大的保护下,全速发展,这次加盟还得到了商帝的意外封赏,商帝把祖地武功之地也封给了姬亶,这样也就不再为人口的发展太快而烦劳。周地的版图再一次的扩大,虽然还没有豳国之地大,但已够这二十年的发展了,周地之民再一次的大融合,与大商的大融合。

周王姬亶受封之后,大商帝武乙还安排姬亶入宫赴宴,加以笼络交流沟通。

周王受封之后在大商都城亳城停留了十天之久,参观和考察了大商的大建设,和新新项目,先进的商业模式,全新的商业化城市,很受启发,感受很深,决定与大商接轨,全盘大商化,接受大商文化。

周王姬亶受封“岐邑侯”之后,一直在考虑,商帝武乙没有封他为周侯,而是“岐邑侯”,这将如何变通以前的称呼呢?

相宰马驰认为就改成称“岐周”,这样也好与以前所称周国相连接。

周王觉得可行,以后就叫“岐周”吧。因为受封公爵,周王决定改称“岐周公”为好,低调一点,不能再称周王。

商朝“岐周”于公元前1145年,大商天子武乙三年,岐周侯姬亶十二年受封诞生,都城岐阳,地域西至陈地,西北至风翔雍州,北至麟游,东至西梁山,兴平,南至渭水。附属地永寿,原系豳国之留地,封于尹男。

历史上岐周的合法出现,也意味着周人立国的合法权益,大商帝国的方国一旦合法化,他的发展也将突飞猛进,将落后两百年的周人历史抹平刷新到与大商的同时代的进程,拭目以待,期盼中。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