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投名状(2/2)
回头看了看如玉被开发过后涨鼓的身材,朱顺明的火气更大了。
凑近如玉耳边,低笑道:“晚上好好给少爷消消火……”
羞红布满如玉的俏脸,如羞如怨。她翻了个白眼,跺跺脚,娇羞道:“少爷真坏……”
………………
十二月底,天气越发寒冷而干燥。
朱家大院因为有了二十几个小伙子而变得生气十足。
朱老爷子已经能够下地,撑着拐杖四处行走打量。朱家人总算卸下了心头的阴霾,热热闹闹准备过年。
朱顺明的家丁训练进行了两个多月。
不得不说,这些小伙子的吃苦耐劳远远超过朱顺明的想象。自从刺头李定国被当成出头鸟震慑过后,家丁们的服从性大大提高,行走坐卧已经有了现代军人的风骨。
临近过年,朱顺明停止了训练,安排家丁们打扫卫生,添灯挂彩,让沉闷了几个月的朱家大院充满生机。
朱老爷子煞有兴趣的在自家大院四处观望。
感觉完全不同了。
以前略带小地主保守气息的大院被整理得像个军营。所有物件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高低不平的坑洼处被填充得平平整整、房间里更是一尘不染、就连家什放置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莫非真有当头棒喝这种事?”朱老爷子对朱顺明的变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
刘文秀大概十三四岁,是朱顺明这批家丁中年龄最大的。吃过不少苦、见识过乱世人命如草芥,刘文秀十分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刘文秀憨厚老实的面相下有着中国人特有的狡黠,被朱顺明安排成这批家丁的队长。
副队长就是曾经被朱顺明关过禁闭的李定国。
李定国年纪不大,坚毅、锋锐又知道变通,朱顺明打算将他磨练成一把尖刀。
“老板,老板……”李定国从西乡县城匆匆赶回,神色紧张。
“老板……”李定国接过如玉递过的水杯,牛饮而尽。“谢谢。”
“什么事?把你吓成这样?”朱顺明在书房办公,顺带让如玉客串机要秘书。
“老板,两件大事。”李定国担忧道:“建奴绕道从草原入寇,听说快打到北京城下了。”
“建奴入寇了?”朱顺明一怔:“这么快?”
朱顺明知道历史,最后女真得了中原天下,但不知道具体的过程。现在看来,乱世已经来临。建奴入寇,紧跟着就是流寇四起。
李定国接着道:“左挂子王子顺在汉中起兵造反了。”
“什么?”朱顺明大惊,一下站了起来,失声道:“汉中?不是榆林?米脂?延安?”
得到李定国的确认,朱顺明反倒平静了。
知道陕西会掀起造反高潮,朱顺明也做了准备。既然事到临头,就坦然去面对。
王子顺?没听说过。想来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
朱家紧张动员起来。收拾细软、粮食等物质装车、晚上和衣而睡、家丁队伍停止休假,紧张巡逻、外出探寻的探子不断传回消息。
朱顺明有些迟疑。
到底该如何行事,他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流寇到达西乡,很可能会扫荡西乡周边乡村。朱家大院绝对是流寇的首选目标。
单凭手头的几十号半吊子半大小伙,能是铺天盖地的流寇的对手?不用想也知道结果。
跟流寇对着干肯定不行。问题是,就算自己不想跟流寇对着干,流寇会放过自己吗?想着打土豪分田地,前世的朱顺明兴高采烈,如今的朱顺明却是深恶痛绝。
难道投靠流寇?也不是不行。但流寇反明,起起落落,身首异处的不知几何。这个王子顺,自己没听说过,想来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投靠他,会不会被他拖累?
“真的是闯将李自成?”
李定国传回消息,闯将李自成率领三千大军进攻西乡县,已经到达沙河镇。沿途裹挟流民百姓,流寇队伍怕是已经超过万人。
一瞬间,朱顺明拿定主义,投靠李自成。
“明儿,你真的要投贼?朝廷势大,就算一时被流寇占了上风,也迟早会清算回来。到时候……”朱老爷子提醒道。
“爹,我知道,投贼只是权宜之计。不投贼,还能投陈县令不成?”
一提起陈县令,朱老爷子立刻咬牙切齿,恨恨道:“早就应该杀尽这些贪官污吏。朝廷不杀,就让流寇来杀好了。”
“爹,咱们朱家的口碑一向不大好,流寇一来,那些泥腿子怕是要拿你我开刀。”
朱老爷子泄气了。作为地主老财,太和气了不仅地主同僚看不起,佃户也会欺负到头上来。
朱老爷子年轻时也干过欺男霸女的事情。上了年纪之后,欺男霸女之事让朱顺明去干了,他尽干搜刮民财的事,只给佃户们留点糊口的口粮。
“行,咱们就投流寇。”父子两统一了意见。
“咱们还需要一个投名状。”朱顺明平静的话语中透着冰冷的血腥。